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1. 需求反推供给,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东西也会变的合理。 例如“刷单”这两个字,在很多人内心深处已经根深蒂固的将其与“骗子”划上了等号。 但实际上,当你做了电商以后就会发现,补单只是一种很常见的冷启动运营策略,只要做电商,几乎没有不补单的。 而这里所谓的补单,其实就是刷单,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由此可见,补单其实是一项强需求,尤其是对于电商卖家而言,不补单就没有排名,不补单就没有收益,那你补还是不补? 市面上也存在不少类似的补单平台,上游对接电商卖家,下游对接宝妈、学生党,中间赚差价,依然活的很滋润。 而你之所以认为是骗子,一方面在于不了解整条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早期以刷单为名的镰刀疯狂割韭菜,造成整个市场口碑的崩塌。 楼主之前一度也将刷单列入了割韭菜的行
1. 维度越高的人赚钱越轻松,维度越低的人赚钱越辛苦,而维度是由认知和思维决定的,认知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 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认知会有不同的结论;面对同一个机会时,低认知的人会想我会不会被割韭菜?高认知的人侧在考虑只要成本可以承受,就应该去尝试这个机会。 低维度的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 高维度的人则能看透事物的真相。 2. 当你对一件事产生抗拒心理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你无法将这件事做好了。 3. 看到一个观点,说唐山这事,练了跆拳道就能如何如何了。 实际情况是,练了跆拳道可能会被打的更狠。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常识,会两下子的人和一下子都不会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楼主认为最大的区别就是心理区别。 一下子都不会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习惯性示弱,习惯性认怂的,但会两
1. 很多人幸灾乐祸的等待危机到来,可事实是危机从来不是大家一起不行了,而是弱者先不行了。 弱者不行了以后,为了生存就去抛售,资产就会被强者低成本收走了,由此,强者就会越来越强。 富人是怎么变富的? 除去积攒资本获得第一桶金之外,就是等待危机收购廉价资产。 2.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将仅有的财富快速增长? 对于没有天赋,资质平平的普通人而言,政策的钱、大趋势的钱才是最容易的钱。 什么时候资质普通,运气还不好的普通人最容易赚钱呢? 那就是大趋势的到来,当鸡犬升天的时候。 3. 唐山这事,舆论一边倒,现在10条热搜有8条都是和这事相关的,想不关注都难。 楼主刚去微博看了一眼,貌似又出现了反转,说这帮女的是小太妹,社会人,双方有过节之类的。 总而言之,在某些
1. 搞项目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很重要。 至少它能验证你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是否是在浪费时间。 就像玩游戏,为什么会觉得爽,就是因为你能看到实时的效果反馈,砍对方一刀,能明显看到对方血量在下降。 只有这样,持续不断的刺激你的爽点,才有持续不断砍下去的动力。 如果你一刀砍下去,对方没有丝毫反应,甚至还出现了反噬,那是不是就该产生怀疑了。 到底是技能的问题,还是装备的问题,亦或是系统出现了bug,至少也该用排除法一一排查一遍吧,而排查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及时反馈的配合。 楼主最近一直在琢磨二剪视频,最磨人的不是剪辑过程。 而是哼哧哼哧一天剪了十来条视频,发到平台上以后,10条视频的播放量加起来都没超过10,搞的楼主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电商基因。 到底是剪辑
1. 一个人,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一定是为了某一天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要他觉得后者有希望,他的耐性就会变的很强。 2.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足够狠——因为他们把一切真实都明白无误的告诉了自己。 而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足够的狠,因为他们把一切都用欺骗的方式告诉自己了。 3. 穷人只有两条路,如果你没有选择拼命努力,那你能做的只剩拼命嫉妒了。 4. 命运这种事儿,不是你认了,就安生了。你越是认命,越是退缩,命运就越是不放过你。只有不认命,命运才认你! 命运这东西,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正如脚下的路,走出去,就是你的人生。不敢走而缩回来,就是你的命运。 5. 《教父》里有一句话: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行动却没有收到
1. 有些机会天生就是为某些人准备的,这句话反过来同样成立,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某些机会。 所以,在我们能做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作出最优选择,而不是浪费时间在那些似是而非的选择上。 2. 在你还不能证明自己有用的时候,你还不能给他人提供价值的时候,你还是个弱者的时候,大喊“这不公平”不仅没用,还会让人讨厌你,让你失去机会。 这个世界唯一的公平是:拿你有的,换你要的。 想想你究竟有什么。 3. 人生想要有质的飞跃,肯定得有几段拼命卷自己的时光。 不社交不娱乐不闲聊,把所有精力都拿来做事,只有这样,才有机会逆流而上走出至暗时刻。 4. 一个人能不能富有,先看他的思路。 保守、害怕、无知,且又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失去的人,能好才怪呢。这首先就是思路存在大问题。 5.
1. 现象级的产品,一般都是具有周期性的。 随着周期性的拉长,在没有新热点加持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慢慢淡出市场。 冰墩墩,上线之初一墩难求,加价都不一定买的到。 现在呢,该买的都买了,没买的大概率也不会买。 楼主前两天去超市,看到门口搞推销的大妈都在免费送了,就那种钥匙扣类型的。 记得刚出来那会,卖69、89,一堆人疯抢,如今也开始烂大街了。 更何况冰墩墩这款产品,完全就是借着冬奥会的热度起来的,或者说作为冬奥会的“吉祥物”,它肩负的使命不一样,不得不火起来,也必需火起来。 但实际上,若单论可爱和萌的程度,冰墩墩远不及市面上大部分同类型毛绒玩具,这也是事实。 2. 蠢真的是一种病。 朋友讲了一个案例,因为最近房价+利息的双重下降,导致半年前买房的人每月要多还上千元的房
1. 判断一个项目赚钱与否的关键,是看数据,看同行,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观判断。 就像昨天有人在楼主朋友圈评论书单号做不了了。 他所谓的做不了可能只是自己之前做的某一种类型,某一种变现形式跑不通了,所以就下了个这样一个结论。 但实际上,关于书单号,楼主看到的数据,无论是抖音还是视频号,都有一帮人在跑步进场。 而书单号本身就是一个大类,底下的变现形式又可以细分为推小程序、推小说、推歌、推书、直播等等。 视频的制作形式也不仅限于一张图片配一段文字,实际上很多国学类、中医类带货视频,本身也是属于书单号的范畴。 就像最近圈内比较火的针对视频号选品的“中医土单方类书籍”,有人一条视频一天可以干到10万+的收益。 至于你做不做得来,那是你的事,但不能因为你没从这个项目上赚到钱,就一竿子打
1. @苏允楼 bi圈暴跌,有人暴富,也有人暴负。 看到最狠的一个案例是1万进场,1千万出场,直接自由了。 原因不解释了,懂的人自然知道原因,不懂的三两句也解释不清楚。 羡慕吗,羡慕。 羡慕有用吗,没用。 既然没用,又何必去过多的关注呢。 有句话叫眼不见为净,看的多了反而心理不平衡,徒增悲伤。 你要做的是,找属于自己的机会,赚自己能赚的钱。 要知道,任何一个领域赚钱都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 别的不说,就说去年国内一波严打之后,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bi圈买bi提bi流程的? 一个连交易流程都搞不清楚的人,即便别人告诉你这是机会,可这机会跟你又有多大关系? 2. @苏允楼 有公主病的人,大部分不是公主,只是有病。 同理,想一夜暴富的人,大部分不是富人,只是空想。
1. @苏允楼 真正愿意学习的人。 不在这里学,也会去哪里学,不在这里付费,也会去哪里付费。 而付费的前提一定是基于信任,至少你比其他人带给他的信任度更高。 所以,有时候将客户推出去,不愿意教他们,本意是保护他们,担心他们做不起来。 实则却很有可能将他们推到其它镰刀下,被别人割了韭菜。 回过头来对你也是一通埋怨,里外不是人。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信任度的消耗。 2. @苏允楼 指望学员全部成才完全不现实。 成才率,成才率,本身就是一个概率性的东西。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算下来,孔子的学生成才率也只有2.4%。 难道你会比孔子还牛逼? 要知道,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做事的能力,甚至连做事最起码的态度都没有。 还有更狠的,“听话照做”这四个字的意思都没理解透彻,
1. @知心营销 穷人缺什么,富人凭什么? 很少有人告诉你,穷人和富人真正的认知区别是什么?而就算告诉了,大多数人也是不相信的。 因为他们更相信他们大脑里的想法,其实每个人大脑里的想法,都是由过去身边的人给植入的。 好好想想,过去给你植入思想的人都是谁?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朋友闺蜜……仔细想想,他们的思想管用吗? 社会的真相是什么呢,一个人的飞黄腾达,必然会以另外一个人的失败来达成,所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就连我们生存,都要以牺牲其他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来实现,何况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 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马首是瞻,一切的一切都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一切都是实力至上。 人类的本性就是竞争和残酷,而这一切都披着一层美丽外衣,导致很多人看不到背后的真
1. @苏允楼 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必将被所有玩家所不容,被踢出局也是必然的。 任何一个圈子都是如此。 2. @记忆承载 商人的思路永远起源干我到底为什么要解决,我图什么?然后才是找人解决。 你注意,他关心的永远是他图什么,不是那个具体的方法。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我奶奶是某个C9的子弟,她父亲民国时就在那所高校管财务。她有个朋友,在那所高校做教授,小时候教我拼魔方。 她起初拿一个魔方给我,打乱,让我拼回去,第二天来检查。 按照她的教育思路,这就是让孩子先思考,等碰了壁,她再来引导。 没想到第二天我拿给她一个完整的,拼好的,她大惊失色,问,你怎么做到的? 我说,买的。然后掏出她昨天留给我的,还是乱的,没动过。我递给她的所谓拼好的。是新的。
1. @苏允楼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平台。 即便你做不出来精品,但当量足够大的时候,平台也会给你一定的偏爱。 怕就怕你做不出精品,又不屑于堆量。 2. @苏允楼 没人能逃避困难,只不过是用一种困难交换另一种而已。 3. @老黄的创业江湖 大部人终身一事无成的原因,不是不肯努力,是不敢努力。即使知道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能比别人优秀,一样拒绝努力。为何?不是他们天性懒惰,所谓的「不敢努力」,内心真正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努力后还是失败。如果没有努力过,还可以为自己找这样的借口:我这麼聪明、能力这麼好,我成绩不好,是因为我没努力,只要我努力了一定赢别人。这个借口是如此完美,麻痹自己绰绰有余。 但倘若努力过了,如果依然不尽如人意,那就再也找不了这样的借口了。只
1、概述 所谓绝版书,其实是二手书里的一个分支,代表小众冷门图书,而且出版社已经不再印刷,只有存量在市场上流通。 但是,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甚至远远超过了原价,造成图书溢价的原因可能是短期热点,也可能是图书价值被重新挖掘。 绝版书项目本质上是在图书领域里进行选品,进行低买高卖,依据便是孔夫子旧书网的历史成交数据。 获取货源的平台,目前主要就是多抓鱼,正版质量保证且品类相对丰富。 另外,线下图书馆、二手书店等渠道有时候也能找到一些不错的货源,这个就需要视情况而定了。 销售平台目前主要就是孔夫子旧书网,门槛低,易上手。 除此之外,也可以不断将成交过的客户导入自己的微信里,打造自己的私域渠道,以便后期更好的成交。 经实测,整套交易流程,无论是客服和售后都是极少的,只需要
1. @苏允楼 机会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机会才重要。 就像最近的视频号,一听说是机会,很多人都在闷头往进冲,好像进去就能捡钱一样,完全不考虑这个机会是不是适合自己。 但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下来,真正能做好的还是长期深耕电商领域的那帮人。 对于这帮人来说,本身就是专业选手,基本盘没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平台而已,剩下的所有流程全都了然于胸。 但对于一窍不通的业余选手而言,直接等同于换了一条赛道从零开始,面临的所有问题都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不走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信息渠道同步的情况下,专业选手无论是从效率,还是规模上,一定是全方位碾压业余选手的。 想捡钱,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现在的视频号内部也在不断调整优化,所有进场的人都处于试水阶段,连摸着石头过河都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