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1. @苏允楼 信息不对称是一切不公平的根源。 问题是,信息永远不可能对称,也不应该对称。 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就接受不了最真实的事实,天然的选择了自我隔绝。 说白了,人只会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是事实。 而自己所相信的又和自身的经历、阅历、认知息息相关。 一旦超出自身的认知范围,他们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宁愿认为你是骗子,也不会相信你说的是事实。 这也就是现在自媒体平台定向推送,千人千面的原因,同一个平台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 因为你只配看这类内容。 2. @男儿国 不忘初心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初心。 大部分人嘴上说着不忘初心,其实根本就没有初心,连初心是什么都不知道。 3. @懂懂 痛苦之身以痛苦为食。 在黑暗中长大的人,会习
1. @宏哥 很多人都在问我,赚钱的秘籍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赚钱这件事是没有秘籍的,在线下做生意或许还有。 但在互联网,他在哪里发广告,朋友圈卖什么,利润有多少,我们看的清清楚楚。 赚钱需要认知、思维、能力、资源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维,就是正反馈思维。 不管做任何事,你都要抱有看到正反馈的态度,轻易不选择,选择不罢休。 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偏执。 但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你是很难把一件事做成的。 换句话说,你的心力一定要强。 做一件事,和做成一件事,完全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尝鲜,后者是通关。 前者是伸手,后者是掰手腕。 好比学生时代,有一种学生做题,看到会的就做,不会的就略过。 这样的学生,表面看起来很努力,但学习成绩一般都很差。 因为她一直呆在舒
1. @安然说钱 樱木花道可以一周投两万个篮,从菜鸟成为神射手,你打了十年篮球依然菜得像阿坤,职业跟业余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做刻意的练习。 任何人都有成为大神的潜质,就看你有没有去刻意的练习跟复盘。 2. @李鲆 惊艳往往是因为见识太少。 骄傲基本是因为圈子太小。 3. @经纬度先森 面子是最大的负资产 说一个最近某(音)起号新玩法。 起号第二天,就卖了七十多万。 套路很简单,人设是即将破产的老板,下跪拍视频。见下图。 当然这种玩法都是挣快钱,没有护城河(除了供应链)。不出几天,就会发现全网下跪。当人们对这种下跪视频审美疲劳后,你的销量就会直线下降,直到没有利润。 但今天的重点不是建议大家把底线放这么低。 而是说说另外一个话题。面子。 看到一个群里,有人强
1. @苏允楼 所谓门槛,有门有槛,跨过去就是门,跨不过去就是槛。 而现实是,先跨过门槛那部分人,一定会回过头抬高这个门槛,以隔绝更多人入场。 这就是市场竞争。 以楼主最近一直在测试的微信小商店为例,这个项目本身并没有什么门槛,唯一的门槛可能就是营业执照。 相关的教程,圈内也有好几个大佬免费分享过。 但实际上,对于一个没什么经验的人,即便是拿着免费的教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整个项目的流程跑通,期间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细节问题需要处理。 等你好不容易跑通流程,将一家店折腾起来后,回过头再看,傻眼了,同行全都是人手几百家店。 你只搬运了某一个类目的产品,人家是整个平台都搬完了,甚至连其它平台也一并搬完了,你的佣金是30%,人家的佣金是35%。 就是压着你打,你拿什么去竞争
1. @路口炮仗摊主 实实在在的进步给人带来的踏实感是最高级的快乐。 这也是为什么在坐车或开车的时候,即便什么都不干,就只是看着前面的路,体会前进的感觉,都觉得愉悦。 为什么找到一本好书让人很快乐?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前进的状态。 为什么考上一所好学校让人很快乐?道理也是一样。 与此相对,荒度时光的空虚感,是最令人难受的。 人生需要保持前进的感觉。 2. @财宝宝 没有人,天生就是成功者。 真正的成功需要很复杂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有人教你。你的能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自己悟出来的。就像是小孩大架,你上次别人踢了一脚,你就会特别注意,下次防着这招,或者你有样学样踢回去。 我见过好几个现在已经飞黄腾达的人,他们在刚刚工作的时候,就与
1. @苏允楼 做互联网,性格张扬一点的人更容易赚到钱。 因为大众是受情绪影响的,而有棱角的人,个性更为鲜明,嬉笑怒骂,肆意妄为,这样的人更容易在初期吸引更多人关注。 就像王撕葱王公子,一言不合就开骂,即便因此招黑也无所谓。 要知道,黑粉也是粉,在抹黑你的同时也是在替你宣传推广,而推广这部分群体中,有一定概率是可以由黑转红,由路人转粉的。 就像娱乐圈,不怕被人骂,就怕没人骂,因为连骂你的人都没有的时候,就代表这个人已经没有关注度了,也就是所谓的过气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大佬的语言风格都是犀利的,既然没办法把你拉到自己的阵营,那就索性直接给你推到对立面去,很少存在所谓的中间地带,中庸之道。 毕竟能让一部分人恨你,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像考试一样,让你考满分很难,让你
1. @苏允楼 很多时候,该踩的坑,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有踩下去,再爬出来,才能更好的成长。 2. @记忆承载 我有一种天生的商人习惯,所谓商人习惯就是说只要我认为还有利润,我都倾向于促成一件事而不是放弃。加价就是手段之一。 这东西正常买来5块钱,转手卖出去就是10块,大家一直这么赚差价。忽然涨到6块了,大部分人会下意识的选择等,他们习惯于5块嘛,我不是的。 如果我5块钱能买满,那当然越低越好,如果买不到足够的货,我会一直加,加到9块9,尽量扫货。有多少扫多少。 因为我是赚的呀,理解么?一个习惯于买,不习惯于卖的人,脑子里是没有9块9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位置是划算的终点。 他习惯于捡便宜,捡到了他又不习惯于卖,买卖买卖,他就不会做买卖,他脑子里缺半边,他当然会倾向于等。
1. @苏允楼 某bi圈大佬发表了一个比较新奇的观点: “想提高认知的那群人是最危险的,因为你老想提高认知,结果你认知提高了,就像韭菜长高了一样,本来割不到你,现在正好割你。” 现实中,最典型的就是久贫乍富那帮人,因为手里瞬间有了一笔可随意支配的钱,然后就开始不安分,开始飘了,各种投资。 买房、理财这种,收益率低,一般看不上(事实上,买房、买理财产品这条路上依然有很多坑)。 能看上的都是像bi圈那样,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买卖,被人一忽悠,就控制不住钱包,这个想投资,那个也想投资。 结果可想而知,几次翻车下来,又变成了“投资返贫”的代表。 2. @大智近妖 人闲下来,便会意识涣散,产生缥缈无边际的幻觉,人就废了。心流的本质,是通过某件事,重新凝聚身体和意识,实现内部和谐
1. @苏允楼 截流也是门技术活,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了。 楼主昨天刷抖音,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账号,如下图: 单看一个视频可能没什么稀奇的,但点进主页后,会发现这个账号发的全是“疯狂小杨哥”的直播带货视频。 不知道“疯狂小杨哥”的,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楼主没记错的话,抖音上应该是有7000万粉丝,直播间单场同时在线人数都是百万级的。 当然,这个账号不是纯搬运直播内容的,而是针对直播过程中介绍商品,带货的那一部分做了剪辑处理,在账号的左下角,放上了直播间同款商品链接。 数据怎么样呢? 楼主去蝉妈妈看了一眼,这个账号3.6万粉,近30天预估销售额27.1W,按20%的利润算,也有5万多的纯利润,算是很不错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授权的问题,账号简介部分写的是:疯狂小杨哥授权
1. @苏允楼 看过一段话,关于发展副业的。 “你所有的欲望,都是有巨大价值的。你有欲望,别人也有相似的欲望,你把你的欲望和消费,总结出来,对别人而言,就是巨大的财富。吃喝玩乐也可以,只要做到最极致,就是巨大的成功。” 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和楼主之前经常说的那句“一个人往往代表一类人”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你加上“的需求”这几个字,“一个人的需求往往代表一类人的需求”,这样的话可能更容易理解。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 有人喜欢按摩,按的多了,去的地方多了,也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哪里技师漂亮,哪里性价比高,哪里环境好,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别说免费分享出来能吸引粉丝,即便是付费分享,也会有一群LSP买单的。 当然,这是基础版玩法,楼主看过的高端玩法是自
1. @苏允楼 下楼买东西,意外看到有白象方便面的供货商在和商店老板谈供货的事情。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妈,估计是不太清楚网上发生了什么,有点担心的说到:“我从来没卖过白象的方便面啊!” 供货商说:“没事,好卖,最近特别火,我明天先给你送一批过来。” 紧跟着,商店里几个买东西的客人听了这话,也跟着怂恿老板。 后边的事情楼主就不知道了。 不过,从这件事能看出来,白象方便面真的火了,和去年前的鸿星尔克一样,很意外的就火了。 没办法,谁让友商不争气呢。 同样是脚踩,你看看人家mao台,少女踩曲,听着都比老汉踩酸菜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没见谁喷,还卖的死贵。 再说回白象,火了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 但从公司运营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又不见得完全是好事。 因为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数
1. @苏允楼 人性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 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出现漏洞的时候,人性的恶就会体现出来,之所以没体现出来,恰恰就是因为有监管存在,导致作恶成本太高。 讲一个案例,也是前段时候,楼主打车,出租车司机讲的。 西安西三环上有一段路,因为没有摄像头,一到晚上后半夜,经常有渣土车将从工地上运出来的渣土整车整车的倒在环线上,3车道直接干成了1.5车道。 然后,天快亮的时候,一堆环卫工人又用小推车,一小车一小车的清理。 刚开始楼主没听明白,还以为堵路是要搞什么帮派活动(内心OS是:现在社会还有这么狂的吗?) 后边司机师傅解释到,工地的渣土车都是按次算钱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开车出工地的时候,门口有登记到这辆车的车牌号,这一趟就给渣土车司机算钱。 至于这车渣土拉到哪里,倒在哪里
1. @苏允楼 疫情的警示: 一定要保留至少一项纯线上业务,连收发快递都不涉及的那种! 2. @苏允楼 分享一个利用QQ群截流的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懂懂,也知道懂懂的QQ是2361456。 但很少有人知道,2361456除了是懂懂的QQ外,还是另外一个QQ群的群号。 如下图,这是楼主搜索的结果。 从群介绍的描述中,我们就能看出来,应该是有很多人想要花钱收这个QQ群的,只不过群主不卖而已。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掌握了这个QQ群,就等于变相的可以截流懂懂的粉丝。 只要有人搜索懂懂QQ号一次,那么这个QQ群就会跟着曝光一次。 若是包装得当,比如头像换成懂懂的,群介绍也换成和懂懂相关的,那么是很容易以假乱真的。 再配合做一点变现类的东西,比如卖懂懂的历史文章合集,这就会
1. @记忆承载 去年下半年我提过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拼多多。你说所有平台上的消费受到影响,我都不奇怪,哪怕线上受到影响,我都不奇怪,毕竟会有连锁反应。 但是如果连拼多多数据的增长步伐都下降,那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指标。 你仔细想一想这个过程。 一家店铺,当经营困难的时候,首先会怎么想?会想要转到线上,毕竟能省成本,店租成本,水电成本。 一个人,当消费不起的时候,他会怎么想?会想要买便宜货,从实体店,转入线上消费,而线上的,则从京东,转到淘宝,淘宝转到拼多多。 所以我们按照这个路径就可以推测,拼多多理应大火才对,因为它是洼地中的洼地,最后的钱一定流向他。 那么如果连拼多多的增长势头都逆转的时候,说明什么? 很简单,四个字:真没钱了。 这人一定是先去实体店,再挪到京东,再
1. @苏允楼 赚小钱的同时别忘了为赚大钱留出余地。 很多人的问题是赚小钱赚习惯了,失去了赚大钱的能力。 但事实上,小钱只能改变生活,大钱才能改变命运! 2. @老成 以前我是不想跟别人互推的,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辛苦积累的流量和粉丝,为什么要跟别人共享? 后面想通了,流量在于流,没有谁的流量是一直不变的,流量也是往高处流,这是不幸也是幸。 不幸的是,这是一个辛苦活,也是一个伤心活,你需要不断的走,这是真正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否则你对待粉丝再好,输出再多的价值,哪天江郎才尽,或者写的东西别人不满意,就会立马被抛弃。 幸的,也恰恰是这点,这才会让行业越来越规范,让值得的人,更值得。 因为当你内容吸引不到别人时,别人自然会取关,删除,这也恰恰倒逼了自己的成长。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