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1、焦虑的本质是因为我们没有生产力没有定价权,我们只有体力和脑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99%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的话,那就审视我们身边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够让我们调度。把它变成一个产品,自己拥有定价权并且把它销售出去。 有这种想法并越早把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的人,他的成功率越高。现在传统的读一个死书拥有一个好学历或者修炼一个好手艺、打一门死工已经被证实越来越不可行了。 2、人是分群的,最难的是低成本的把自己的受众找出来。 如果网民有十亿,这里面一定有一百万是欣赏你的,无论你的观点多么奇葩,或者你的相貌多么另类。 问题是,从十亿里面捞出这一百万,是需要耗费天价成本的,这个成本比你日后赚到的还要多很多。 这就是成名,或者说,红,最大的阻碍。 3、一将功成万骨枯,
1、随笔 互联网存量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用户时间的竞争的。 为什么某宝和拼夕夕现在一搞拉新活动,就多出了一项“唤醒”功能,只要20天内没登录过APP的用户,通过你的邀请链接或是二维码重新登录了,平台也会给你佣金奖励。 因为它也怕呀,你是不是又跑去别人家鬼混,把钱花到别人身上去了,毕竟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如果将时间花在了A平台,那就必然会减少BCD平台所花费的时间。 如果你是老板,之前的老客户现在连你的门都不进了,你还指望他会消费吗,没办法,那就只好花点钱再把你唤醒一下,看能不能回心转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楼主早上看到个项目案例,网文平台相关的,也是因为日子不好过,在想方设法的留住用户,当然,所谓的“想方设法”汇总成一条,其实就是砸钱,给作者补贴。 毕竟不是所有的网文作
1、随笔 头条上看到个卖网课资料的账号,叫“乐传壹号”。 这个号本身没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号主录视频的方式,或者说引流的方式。 如下图,这是号主近期发布的视频内容,基本都是纯白背景配标题,顺带再展示一波网盘里的资源目录,最后,再以免费送的形式,引导点赞、评论、加微信。 就这样,每个视频差不多一分钟左右,每天更新两三条的样子,播放量虽然有高有低,但整体影响不大,到目前为止也积累出了近30万粉丝。 抖音由于是同步更新的,目前也有近30万的粉丝,B站稍微差点,只有1.1万的粉丝,不过播放量比较可观。 剩下最差的可能就是小红书了,目前只有200多的粉丝,这一点可能跟平台政策有关,也可能和号主更新的频率有关。 当然,说这些数据,也并不是想让大家去分析平台政策,只是想让大家有这样一个意识,
1、面对互联网新风口,起得最早的是理想主义者,跑得最快的是骗子,胆子最大的是冒险家,最害怕错过往里钻的是韭菜,能最后成功的人可能还没入场。 2、人设完美人的,背地里一定会有疯狂发泄情绪的一面,后者反而更可怕。 3、穷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都想免费,什么钱都不想花钱,什么都想用时间去换钱。 4、如果你想要一种服务,这种服务能确保你赚钱,那么这种服务的价格,就会和你的全部利润相等。 5、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赚到钱的时代,而且有无限可能,但是一定要规避一点,不要进入体力范畴,人一旦身体忙起来了,就没有时间去思考了,基本就被困住了,例如送外卖,开滴滴,发传单…… 而是要学会思考,不要让人把自己的身体驾驭了。而是要用我们的思想去驾驭别人的身体,让别人为我们做事
1、随笔 群文件里看到一个项目,标题是“2022自动挂机赚钱,睡觉赚钱,被动收入自动赚美元,每个视频赚取$0.5~3全自动挂机”。 先不管标题通不通顺,反正该用的词都用上了,很对韭菜的口味,为了照顾分白嫖党,楼主还是简单写一下项目教程吧。 项目原理 浏览网页版广告,单个广告浏览时长在1分钟左右。 操作步骤 1)打开网址https://cashmining.me/,注册账号并完成登录,无需实名认证; 2)登录完成后,首页可以看到“StartMiningCash”按钮,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开始开采现金”,直接点击即可; 3)点击开始之后,会跳转到广告页面,等到左上角进度条跑完,就算完成了一条广告,收益大概是0.00003美金的样子。 期间只要你不切换网页,一直保持这个页面是打开的
1、随笔 又一年结束了,看到很多同行朋友都在写年终总结,这是个好习惯。 作为创业者,可以不过节,但不能不总结,尤其是当你打算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结就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总有点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罪恶感。 楼主本身也是职场出身,作为效劳华为的合作方,也算是鞠躬尽瘁了好几年,记忆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各种“报”了。 从日报、周报、月报,到季度报告、半年报、年终总结报告,一样都不能少,这些报告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明确每个人每时每刻在做什么,也是合作方与华为那边结算的凭证。 虽然当时写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深恶痛绝,但当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哇,原来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傲娇感油然而生。 这可能就是总结报告于职场人而言,最大的价值所在。 …… 回归创业者的话题,楼主同样希望大家能
1、随笔 抖音上看到个案例,和广场舞相关的,简单写下。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广场舞只是一群大爷大妈自发组织起来,以供业余时间消遣的一项健身运动,甚至因为音响的声浪足够大,还有点扰民嫌疑,和赚钱根本沾不上边。 但实际上,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表象。 广场舞发展至今,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可能城镇农村还不怎么明显,但你去城市看看,很多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都是有自己的组织的。 换句话说,已经形成了团队性质,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整齐划一的队服,而这些队服往往都是由领队统一采购的。 另外,团队所用到的音响、U盘,以及其它各种小道具,也都是由领队包办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中间是有回扣可拿的,此为其一。 其二,直播 各大视频平台的红利所有人都看到了,而在全民直播的时代直播跳广场舞也并不是什么稀罕
1、生意人和普通人的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我做过大量不同类型的生意,归纳为五点: 1)不以自己喜好判断事物,生意人没有喜不喜欢,只有赚不赚钱。 2)发现别人赚钱,不会羡慕嫉妒恨,去分析其背后的逻辑,看自己能不能做。能做的话,再找到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优化。 3)同时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角度,比如开个火锅店,不仅会计算客流量租金人工翻台率等,还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口味,环境,优惠,回头率,甚至适不适合打卡,晒出来,都要考虑到。 4)善于借力,善于调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而不是自己蛮干。 5)最重要一点,发现趋势,这个真的靠自己悟,而不是靠大家的嘴巴,一般大家都在骂的,往往是趋势。因为人都不喜欢变化,所以才越来越内卷。因为没有新东西出来啊。 巨大的变化,往往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
1、随笔 投资市场上有句话:历史会不断的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复。 在楼主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网赚圈:项目会不断的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复。 三年前的某个下午,楼主的QQ被某个小姐姐拉进了一个群,说是项目群,能赚钱,进群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项目叫“北京PK10”的。 1~10总共10个号码,1~5为小,6~10为大,每5分钟开一把,压小开小赚一倍,压小开大代表没中,本金就没了。 客服小姐姐一再告诉我很赚钱,她自己按照群里老师给的预测号码,一天至少赚500,多的时候好几千,顶不住客服小姐姐的软磨硬泡,楼主信了。 然后那个下午楼主亏了3千,客服小姐姐也把我拉黑了。 三年后的今天下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楼主没换QQ号的缘故,楼主的QQ又被另一个头像很漂亮的小姐姐拉进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群,
1、随笔 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楼主几天前就在朋友圈说过,只需要3天,疫情所带来的不适应性就会渐渐显现出来。 以楼主目前所在的小区为例,一二三期几十栋楼总共就留了一个进出口,加上每人每48小时都需要一次核酸检测,所以,楼下每天都是排成贪吃蛇形状的核酸队伍。 而医护人员的配备又显得比较紧缺,目前只有2组,每组2人,剩下还有1~2个人从旁协助,维护秩序啥的。 按照这样的人员配置,一次核酸下来,排队至少需要1~2个小时,年轻人就不说了,老人和小孩明显有点顶不住。 所以,楼主就在想,有没有办法实现核酸自检,在家里自己采样,自己就能完成检测,类似验孕棒那样的效果。 第一次听说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大胆,但实际上,当楼主在百度上开始检索“新冠自检”这几个字的时候,下拉框就自动推荐了
1、无论在职业、择业、爱情还是推广产品上,我们要花最大的精力在那些本身就很喜欢你的人身上。去倾听他们的感受,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尝试去满足他们。 要学着做一个结果导向的人,对工作是这样,因为本质来说,工作有结果才有价值。比如你是老板,员工起早贪黑,但他什么也做不好,你用他其实是不合算的,苦劳值得同情,但不值得付费。 对自己也是,如果你天天含辛茹苦,但生活总是一团糟,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你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看自己的瓶颈到底在哪里,然后调整和努力。 结果导向并不是让你不择手段,也不妨碍你活在当下,而是会让你活的更有力量。 2、真正想赚钱的人是不会迷茫的,让会争分夺秒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会无时无刻的思考,去琢磨,去联系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会试水那些可能赚到钱的项目、工作。
1、随笔 去超市买菜的路上,遇到个卖煎饼的大哥。 这种形势(疫情封城)+这种天气(大冷天)还能出摊,真是不容易啊。 想着这几天都是靠泡面度日,还是决定改善下伙食,并顺带支持下煎饼大哥。 毕竟周边的实体店,除了部分药店、菜店和小商店外,其它门店全都是关门歇业状态,花钱都买不到一口热乎的。 没办法,这种情况下只能考验个人的动手能力了,不动手只能挨饿。 到了小摊前,第一感觉不是煎饼做的怎么样,而是这哥们手有点生啊,明显没有长期卖煎饼积累下来那种灵活度和麻利劲。 好在排在楼主前面的几个都还算顺利,慢是慢了点,做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楼主也就没在意下,直到付款的时候,楼主惊奇的发现收款方的名字竟然是“阿强造型”。 瞬间楼主明白了,感情这是Tony老师干起了第二职业啊。 小西装换成了大
1、随笔 前两天看到一个项目,阅读邮件日赚30美金,据说外边还收费499,不知道真假。 但30美金的诱惑力着实不小,折合软妹币180块钱呢,不少了,看在钱的面子上,楼主还是决定干它一波。 所以,昨天晚上愣是冒着猝死的风险,在1点前把所有账号都注册了下来,期间还因为原教程的不清不楚走了不少弯路。 这里简单说下原教程中没有写到的点。 首先,项目原理: 按照原教程的说法是打开邮件,滑到底部假装看完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整个项目的原理并不是看邮件,而是看广告。 其次,项目教程: 网址没错,需要科学上网也没错。 但邮箱必需用谷歌邮箱,国内的邮箱行不通,然后就是注册信息,不能出现中文,不能出现特殊符号。 所有账号准备好之后,平台会以邮件的形式发一条广告链接给你,你需要点开广告链接,
1、当你看到很多人在用同一个套路的时候,多半这个套路背后藏着一些东西,知识点!英雄略同的时候,一定有一个逻辑让他们不约而同! 2、人劝人,劝不醒,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足够,所有的道理,如果不是自己悟出来,谁告诉你都没用。 3、一个人如果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稍微混出些样子,除了真正底层贫困没有机会以外,一般都是两种原因: 第一,不成长;第二,还偏执;而这两个特质不改的话,会注定一生平庸。 不成功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性格弱点,就是偏执。 偏执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总是自证,很难接受新的事物,他们活在自我的正确循环里。这就导致,他们会一直错过好机会,也很难成长。 要想在这个时代混出样子,遇到新鲜事物和模式,就要保持好奇心,哪怕和你自己的认知不一样,不要一开始就否定。 时刻保持空杯
1、随笔 10月份的时候,楼主分享过一个线下赚钱的小生意:烟头回收。 当时完全也是出于好奇,简单写了一下,没想到因为那篇文章,陆陆续续有几十号人加过来咨询,其中还有不少是手里有货的小老板。 这确实让楼主有些吃惊,要知道,这里所谓的有货,不是我们以为的几斤几两,而是以吨为单位的。 楼主大体都询问过,除了那些看热闹的,剩下凡是手里有货的,最少都是半吨起步。 什么概念呢? 按照当时的计算标准,一吨是300万个烟头,那么半吨就是150万个,光这个数据就足以吓退一大帮人了。 要知道,这150万个烟头不是拿嘴说出来的,而是靠大量的执行力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试问看文章的大家,有几个人愿意去捡的。 好巧不巧,这两天刷抖音,恰好又看到了一个“光盘回收”的账号。 同样的冷门,同样的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