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上周,楼主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地摊经济与创业赚钱》,时间节点是5月30号,也就是总理记者发言会后的两天。
时隔一周,“地摊经济”这个词(也可以叫这个概念)彻底火了,而且火遍全网。
说实话,楼主能预测到这个关键词会火,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词毫无指数的情况下提前写这样一篇文章。
但没想到的是,它会这样火,以至于楼主现在每天被动看到的相关自媒体文章不下几十篇,百度指数“地摊经济”这个词也成功从一周前的“0”,成功增长到现在的日均“3000”。
毫无疑问,促成这种结果的推手非自媒体莫属,这也是互联网最魔幻的地方,魔幻到很多情况下,你已经分不清真假。
楼主有理由相信地摊经济在这波政策红利下确实热了起来,但也有理由相信这个热度绝对没有自媒体笔下炒作的那么热,想明白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自媒体最怕什么,最怕没有素材,最不怕什么,最不怕夸大其词。
所以,过度解读,借题发挥也无不可,甚至可以说是常规操作,这是自媒体的特性,也是一部分人的饭碗,要保住饭碗,只能这样做。
但这样的热点越热,往往越需要警惕,因为我们并不是吃自媒体这碗饭的,那就必需以更清晰、更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
地摊还是那个地摊,但摆地摊的少年却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年,承载地摊的载体也已经由线下默默转入线上。
十年前,街头巷尾,犄角旮旯是主流市场,十年后,主流市场已经切换成了淘宝、闲鱼、拼多多,甚至是朋友圈,变的只是流量存在的形式,不变的却是卖货的事实。
就像互联网上有句话说的,“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变现”,只是中间这个“变”到底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万变应不变,这才是最难把控的。
相比之下,从供货到选品,从成本到价差,甚至是流量,线上都有着线下无可比拟的优势。
试想一下,如果真正实现全民地摊,那么地摊上的商品又去卖给谁?你和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优势又是什么,这同样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看似火爆的地摊经济,实际上更像是营销经济,看似人人都能通过摆摊赚钱,实际上人人都想赚摆摊者的钱,这才是本质。
就像楼主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观点,看似是一个点,实际上却是一条线,一整条产业链,而摆摊者只是整条产业链末端的一环,看懂了这一点,才算真正看懂了地摊经济。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