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我们以前常听到的一句话,爱拼才会赢,年轻人多打拼不是坏事,要想出人头地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不是无限外延的,到底可以付出到什么程度,人可以压榨自己多少极限,身体素质和基因各不相同。
有的人让多做一点事,就觉得自己吃了天大的亏,各种资本家无良,各种阶级剥削,这种我觉得挺没出息的;但换过来说,也确实有为了工作,为了事业,拼的太过,年纪轻轻身体垮掉的,说来也挺让人唏嘘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泾渭分明的,是天然的对立,但其实也许,所谓对错,只是同一个事情,同一种风格,在程度上的区别而已。而其间的边界,其实相当模糊。也许少走一步,就是人生巅峰,多走一步,就是万劫不复。投资领域的盈亏同源的说法,也是这个道理。
很可怕的就是,人生巅峰和万劫不复,往往距离就在方寸之间。
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所谓褒义词,贬义词,其实很多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而已,而成王败寇,大家喜欢事后总结。
比如一个人成功,你说他成大事不拘小节,失败了,就说他缺乏细节洞察力。
比如成功了,说这个人有决断,有自信,失败了,就是自负,一意孤行。
如果反过来呢,成功了,说这个人善于采纳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失败了,就说他是耳根子软,缺乏主见。
很多时候,你看一个人创新成功,为什么,因为不肯循规蹈矩,敢于打破墨守陈规的领域;看着一步步壮大成功,最后,突然出事了,进去了,还是这个人,为什么呢,法律也是一种规则,你遵守规则,就没有创新,你不遵守规则,就很可能触犯法律风险。这个规则的底线在哪里,真的是清清楚楚么?
可能有人觉得,遵守规则总是对的,法规总是颠覆不破的,那么支付宝第一天起其实就是破坏规则,微信其实也是,为什么移动qq不敢碰语音,不也是挑战官方权威了么,滴滴打车也是,规则也在与时俱进,创新打破旧的规则,新的规则才会应时而生,欧美也是,整个互联网坏了传统行业的规矩,才会有所谓避风港原则来补救,如果没有,所有互联网巨头的商业模式都不成立。但是什么是可以打破的,什么是不能打破的,蚂蚁金服为什么突然撞墙了。这不是1和0,不是黑和白,但很多观众,总以为这就是1和0,就是黑和白。
每个人对成长会有自己的判断,会有自己的底线。但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是简单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要明白边界在哪里。
说说乐观与悲观。
很多人说悲观永远正确,乐观才会成功。
我加了一句,悲观未必正确,乐观总在踩坑。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乐观者更容易把握机会;但市场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乐观者更容易深陷其中。
悲观的人确实往往错失良机,也往往能在危机中全身而退。
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你什么时候该乐观,什么时候该悲观?
别人乐观的时候悲观,别人悲观的时候乐观?这也是马后炮。总有很多人乐观,很多人悲观,你站哪边?
企业风控就是这种考验,做的太轻浮,被羊毛党和黑产薅到爆,做的太严苛,什么业务都没法上线,企业创新被遏制,这中间的尺度在哪里?为什么大公司创新性下降,不也是由此而生,每个地方的风险都会被放大,所以才会坐失良机。小公司呢,业务优先,风控靠边站,敢做大公司不敢做的事情,做成了就是陌陌,做败了就是快播,你告诉我边界在哪里。
说说优点和缺点。
是的,你的优点就是你的缺点,你的天赋就是你的弱点。
你成功了,你所有的缺点都是优点,你失败了,所有的优点都是缺点。
别人夸你聪明,善于学习。你失败了,就是狡狯,投机。
别人说你木讷,迟钝。你成功了,就是踏实,稳重。
对错不是黑与白,成功和失败往往源于同样的素质。
巅峰和深渊只有一线之隔,无畏和莽撞其实只是结果不同。
题图,来自于韩寒导演,沈腾主演的“飞驰人生”。
最后一幕,不想输的沈腾飞出了赛道,这一幕,你能想到谁?我想到了暴风的冯鑫。
当你有一天,风生水起,事业走向高峰的关键时刻,面对某些未知风险,你会放弃巅峰成就去踩刹车么?
——内容来源:caoz的梦呓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