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很多人喜欢搜遍全网,通过各路的无私分享来发现“好项目”,吸取“好经验”,但在这个领域,网上的无私分享普遍存在几大坑:
(1)粗暴幻想
告诉你一堆纯属幻想的项目
(2)无脑罗列
罗列大堆看似可能,实不可行的项目
(3)编造故事
编造"有图有真相的亲身经历”故事圈粉
(4)不可复制
告诉你一些需要独特条件或机缘的项目
(5)收益甚微
1.告诉你一些收入微薄或不稳定的项目
事实上你看到的大部分免费内容,都是别人精心设计的软文,目的是将你转化为粉丝或者付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鲜有人会免费告诉你。
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试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好项目,好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徒劳无功,既浪费了宝贵的青春,也错失了无数的机会。
2.看穿当前相关领域付费内容普遍存在的问题:
台面套路说尽,背后关键不提!
我也购买研究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相关领域的付费内容,一些付费内容本质上是对既有免费资源的筛选整理和转述,虽说节省了你的时间,但前述免费内容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
另一些付费内容确实能够帮助你找到真正靠谱可行的项目方向,但是在项目实操层面的价值,大多停留在分享常规套路、基本套路,也就是那些所有人都不介意放在台面上公开的操作指南上,真正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鲜有人提。
3.触及真实经验,抓住项目背后鲜为人知的关键点,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发现,真正决定这些人项目成败的,并不是那些行业内人尽皆知的套路操作,而是项目背后鲜为人知的关键点。
不知道这些关键点,即便你找对了项目方向,把常规套路全做到位了,也很难把项目做起来,结果大多是浅尝辄止。
除了传统行业的烧钱创业之外,现代人低成本赚钱方式很广泛,总体包含以下这两种:
兼职:闲暇之余,到处游击
副业:主业之外,另起一摊
一、兼职
兼职这东西,是网络上最容易忽悠人的,一般最多的类型是薅羊毛、干苦力、出卖自己的人脉等,大妈们和学生党是受骗重灾区。
这是互联网的底层,用旧社会的话来说,属于下九流。关键是若真能挣到钱也罢了,事实是基本上挣不到。
都被交学费割韭菜了,即便是挣到钱,那也肯定:产出极低,低到发指,连业余去餐馆刷盘子十分之一都不到,不要指望这个增收。
你说你要求不高也别干,这么说吧,干这个用挣到的钱买到的水,都没流的汗多。
二、副业
副业这回事很宽泛,只要是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赚钱的都叫副业。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想要一上手就看到收益的话,需要一定手头上的“硬货”来支撑。
比如资源、知识、技术、工具、人脉等,没这些的话,基本行不通。别说时间也是资源,这不是时间的问题,何况是业余时间。
除非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转型到“轻创业"类型,不过话说回来,到时候可以直接做主业了,干嘛还得当副业。
所谓“兼职”和“副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兼职再大也是“职”,副业再小也是“业"。
因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兼职是有“附加条件”的。
此类“创业者”要求不高,不要求发财致富飞黄腾达,就想着“兼职一下下”。
“随便赚点钱补贴家用”就行。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并不可行,问题不在于“兼职”,而在于其背后的潜台词。
我不懂互联网赚钱技术;
我更不想付出太多时间精力;
我只想随便做做,不出家门时间自由很轻松,干不干看我心情。
讲真,这种要求才是最难最要命的,人们赚钱无非是拿两样东西来换,要么操心,要么出力。
互联网上基本没有需要“出力”的项目,只能是去“操心”,但操心的前提是,你得“懂”些东西,否则没心可操。
而寻找此类项目的人,恰恰是不懂的那一类人,因为真正“懂”的那类人,也绝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这既是此类项目的“死穴”,它注定是一个“悖论’,规则的存在自有其成因。
网上到处充斥着这种“项目”,因为抱有此类想法的人极为普遍,傻子太多骗子根本不够用,奉劝大家断了这个念想。
或者说,你可以追求一个“副业”,但绝不要企图寻找一个“兼职”。
兼职不是没有,可以下班后去送外卖当家教刷盘子,反而要靠谱得多,因为能真正挣到钱。
虽然你要求低,但依然不现实,因为你不想操心,也没那个能力操心,不如找到一个完整而自主的项目。
花些时间精力去钻研去操作,用点心其实并没那么难,等你找到方法和窍门,可能一天的收入,比别人一个月的都要多,这也正是互联网项目的魅力所在。
冷水泼完,我只想说:
需要兼职赚钱的人,一般没有轻松兼职的能力;
有能力轻松兼职的人,一般不需要靠兼职赚钱。
“兼职”这东西,还不如正式去打工,因为并不是靠专业技能,只是出卖廉价的时间,起码这东西在国内白菜价都不值,因为闲人太多太多,你可知有多少人整天蹲在群里,盯着屏幕就为抢那一分钱红包?
你看见地上有一毛钱,知道弯腰去捡,邻街有一百块钱,但需要走过去捡,你就懒得动了吗?
作为一个已经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成年人,千万要明白一件事:你的价值,并非取决于你的努力、你的能力,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这种“不可替代性”可以表现为:
人身的价值:如技能、知识、能力等;
资源的价值:如资产、人脉、信息等;
系统的价值:可理解为不依附于“肉身"而独立存在的“机器”。
举例:老王,老张,老李是大学同学,都很优秀,能力一致,起点一致。
老王当了大学教授:即是靠“技能”去工作,出卖“劳动力”,体现了人身的价值;
老张做了名咨询师:靠业内各种“资源”,出卖“信息”赚钱,体现了资源的价值;
老李自己做了生意:通过构建“商业系统”,通过“运作”盈利,体现了系统的价值。
别把”系统“这东西想的那么高端,不光马云的集团公司是系统。
一个公众号也是一套系统;
一个知乎账号也是一套系统;
一个靠信息差的小生意也是一套系统。
小A,小B,小C三个人是同事,他们都很上进,不满足于现状,他们都坚信:8小时内求生存,8小时外求发展。
于是:
小A找到了一份“兼职”:如刷D,下班继续劳动赚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杯奶茶钱,还工资日结;
小B决定学习一种“技能”:如英语,业余时间充实自己,虽然无法涨工资,但未来一定会用得上;
小C选择经营一个“副业”:如自媒体,慢慢积累读者,构建一个小小的“商业系统”,但没那么容易。
一个月过去了:
小A很快乐,因为提升了生活品质;
小B很充实,因为学到了新的知识;
小C很苦恼,因为万事开头难。
半年过去了:
小A开始反思了,因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且影响了日常生活;
小B升职加薪了,因为技能提高了,能创造更多价值;
小C小有突破了,因为各种资源,都是可以慢慢“累积”的。
一年以后:
小A还是小A,不同的是,他每天牺牲业余时间,而能免费喝到一杯奶茶;
小B比较厉害,提升了自己,工资很高,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每天焦头烂额;
小C已经是生意人了,因为有“系统”在运转,不但逆袭人生,而且几乎是躺赚。
问题是:他们的选择,到底有什么不同?
小A的做法,是出卖“重复性的廉价劳动力”,再努力也是杯水车薪,因为没有丝毫“不可替代性”,根本不值钱;
小B的做法,是提高“自身劳动力的不可替代性",但这种不可替代性依然体现在“劳动力”层面,人的体力精力是有限的;
小C的做法,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系统”,它是种“身外之物”,可以累积、复制、放大,具备一定“自动性”,而且已经建立了“壁垒”即“不可替代性”,别人抢不走。
其实人们又何尝不知,想不想做小C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小C是另一回事,所以这里有两点想说的:
1.“系统”这个东西,完全是可以累积的,选择具有“积累性”和“增长性”的事物,虽然初期起步缓慢,但就像蜗牛爬一口井,迟早能达成,否则只能做青蛙,跳的再高,却每次都得落下来,一辈子也无望;
2.另外,其实不管创业也好副业也好,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难,大众联想到创业时,往往和巨大的投入、超凡的能力、优质的人脉、足够的运气联系在一起,这是错误的。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视野和思维,别把这事想得太大。
总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突破“靠劳力输出换取价值”?不靠自身劳动产出,靠什么?
靠“系统”的价值。
真正能赚钱的事情,都不辛苦,或者说,不是一直辛苦,你学历再高能力再强,只要是“人力”就不值钱。
其本质区别最重要的是:
你的时间劳动力只有一份,只能卖一次,而系统/信息是可以复制的,可以卖千千万万份。
况且,靠劳动力赚钱,劳动力在收益就在,劳动力不在收益就没了,属于“青春饭”。不要靠“人”,而是靠“系统”带来收益。
人不是系统,而是操作这个系统的幕后操盘手,你是车手,不是发动机。
你劳动的目的是驾驶,而非提供运行的动力。换句话说:你得自己“坐庄”,否则不但赚不到钱,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外加各种:
被骗押金;
被收门槛费;
被发展成下线。
这就是“兼职和副业的区别",请大家对号入座,自行分辨!
再叨叨一句,互联网怎么才算是努力?
低阶的努力:在学习、工作、劳动上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高阶的努力:能够持续积累、进步、突破、增长,而不是重复做一些事情
愿大家做了正确的努力后,再去操作关于“随便做做赚点钱”的项目!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你的命运。
——内容来源:S先生笔记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