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于互联网从业者而言,违禁词(又叫违规词)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变数,而且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变数。
远的不说,就说微信公众号,这算是圈内公认的比较自由开放的平台了吧,但即便如此,楼主同样在今天中午接到了客服小姐姐的电话。
什么事呢?年前发的一篇百度推有钱的文章违规了,因为“推有钱”是违禁词,必需要删掉。
没办法,在人家平台混饭吃呢,顶嘴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楼主二话没说,直接就删除了整篇文章。
回过头,又和客服小姐姐套了套近乎,才知道,原来在微信系统中,百度、淘宝、抖音这些凡是和腾讯处于竞争关系的对手平台名称,都属于违禁词的范畴,只不过这些违禁词不足以导致封号而已。
但若是频繁出现,虽然微信不一定会动你,但一定不会再理你,体现在数据上就是账号降权,不给排名展现和流量推荐,和搜索引擎的原理几乎如出一辙。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文章中都是“某度、某宝、某音”的缘故,当然,还有“X度、X宝、X音”,其实都是为了避开公众号违禁词的规则。
虽然在法律层面上这些词都是常规词,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到了平台自家的地盘上,各家平台还有自己的一套小九九呢,不然,我们也不会经常听到那句“一切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了。
想通了这一点,如果你懂的举一反三,其实就该明白,其它互联网平台未必能比微信高尚多少,大概率也会采取同样互掐的策略。
例子楼主就不举了,但圈内玩电商的人,手里应该都握有一份违禁词清单,这份清单其中有一项就是其它互联网平台的名称禁止出现在上架宝贝的标题或介绍中。
原因相信不用楼主多说了,你得寸进尺,那我就蹬鼻子上脸,大家彼此彼此。
最终受伤害的是谁呢?其实就是依靠这些平台吃饭的小喽啰,因为违禁词的界限模糊不清,对应的违规操作自然也是模糊不清的。
看着明明都是正常词,回头一用就触发了平台的违禁词库,这找谁说理去,所以,其实很多情况下的违规都是无意识的,只得感叹一句宝宝心里苦。
问题是宝宝虽然心里苦,但宝宝也只能忍着,总不能因此把饭碗砸了吧。
所以,如何把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变得更为确定,就是一个最为紧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反面其实就是机会。
因此,各大平台的违禁词检测工具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而就楼主所知,在这方面,目前的市场近乎于空白,没有一家成气候的公司存在。
除了部分电商平台,有人不得不手动整理外,大部分平台的违禁规则都是靠同行刷经验值刷出来的,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代价同样很高,不是谁都玩的起的。
而对于真正玩得起RMB玩家,人家又凭什么将刷经验值刷出来的成果分享给你,培养竞争对手吗?显然不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无限放大这个优势,从而形成一种垄断效应,这样才符合商业法则。
但这却并不是平台方想要的结果,因为作为平台方,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地盘人气越旺越好,玩家越多越好,如果仅仅只是几个大客户来玩,继续下去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玩家做大,平台出局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视角看,违禁词相关检测工具的存在都是很有必要的,有资源,有实力的小伙伴不妨多做关注,毕竟工具类网站,都自带一本万利的属性。
具体案例可参考站长工具和商业查询类网站,天眼查貌似都已经搞上市了,而它做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对已有信息的整合汇编而已。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