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商业市场的层级划分基本分为三块,甲方、乙方和第三方。
甲方也叫采购方,说白了就是只负责掏钱的那一方,而剩下的乙发和第三方基本都是来挣钱的那一方,也叫服务方。
以通信行业为例,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就属于甲方,而华为、中兴这些公司就属于乙方。
乙方将活接下来后,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投入,就会考虑将那些人力投入巨大,且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外包出去,所以,就会引进第三方。
而第三方往往是最苦逼的,不仅钱少事多,还需要照顾到甲乙双方领导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还要控制成本,保障自身的利润不受损失,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防止“过度交付”的概念。
有意思的是,“交付”这个词最近也被应用到了知识付费领域。
楼主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曹大”在《营销虽好,莫要沉迷》那篇文章中率先提出来的。
大意就是营销固然重要,但后端的交付能力也要跟上,说白了,就是带给用户超额的体验。
关于这一点,楼主还是挺有感触的。
就目前的网赚圈而言,主流的落地变现形式,其实就两种,要么社群,要么培训。
这两种变现形式,无论哪一种,其实都很考验后端的交付能力,因为交付能力一旦跟不上,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不值,而不值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复购率的下降。
以网赚社群为例,早几年有些群主没意识,直接打出的就是“一次付费,永久服务”的口号。
人倒是来了,钱也交了。
但还没到永久呢,服务质量却随着时间的拉长越来越“拉胯”了,日更渐渐变成了周更,甚至是不更,到最后干脆直接就全员禁言了。
为什么?
因为群主顶不住了,一年两年还能坚持,三年五年呢,十年八年呢?
相当于当初你花了一个399或者是699,直接买断了群主的一生,后边几十年的时间里,他都要免费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输出,那你觉的群主会愿意吗?
他只会跑路。
有鉴于此,这两年做社群的各路大佬都将社群整成了年费模式。
也就是说,凡群内会员,每隔365天需要重新付一次费给群主,以便于群主更好的提供服务。
从理论上讲,这样也没错。
但问题是现下大部分所谓的网赚社群,能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要么,全员吹牛逼,要么干脆就全员潜水。
偶尔你在群里嚎一嗓子,还未必有人理你。
这种情况下,来年还愿意付费的回头客会有多少,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
说白了,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做社群的皮毛,却没有看到核心。
而圈内真正做的比较大的社群,例如生财有术,例如嗨推,这些社群真正发力点都是在后端的交付能力上。
楼主前段时间因为测试闲鱼无货源项目的缘故,也付费进了嗨推的闲鱼掘金群。
虽然群里也有闲聊吹B的成分,但整体的氛围和专业程度比同类社群是高出一大截的。
给人的感觉有点像什么?有点像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区别。
当然,这也可能和嗨推团队在圈内的知名度有关。
因为有这个知名度,他就可以依靠这个知名度链接到某个领域内最高端的人脉资源。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当时有个群员在群里说:“能不能邀请闲鱼做到月赚15万的xxx大佬来群里分享一下”。
结果他们就真的派人去联系了,而且还联系到了。
这就是知名度最直接的好处,也是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加上后绪几位实战派大佬的直播分享,以及客服的悉心回访,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专业的,即便不做这个项目,也愿意付费待在这个群里。
这一点,楼主是真的佩服,因为进群只需要160块钱,但人家所提供的价值已经远远高出你付费的价值。
物超所值。
或许这才是人家能做成同行标杆的最大原因。
互联网赚钱,信任最脆弱。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其实就是用来衡量值不值的。
值,就是回头客,不值,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
这也是那些卖项目割韭菜的人,需要源源不断引入新流量的原因,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本就不会有回头客。
而他们所消耗的流量成本,在未来的互联网上,只会越来越高。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