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赚原创 » 正文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2251 人参与  2019年08月11日 20:40  分类 : 网赚原创  评论

  暴富和长寿,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网赚行业智商税的高危地带。


  总有一波人,绞尽脑子、想尽办法,给你洗脑、给你挖坑、让你掏钱。但神奇的是,也总有一大波人,在辛苦搬砖之后,又心甘情愿地做起了韭菜,还甘之如饴。


  都知道喝酒伤身,但在加了几味药材之后,彷佛酒就成了神仙水,不伤身,还养生;在各路大V中V小V摇旗呐喊之后,谁要敢说药酒伤身,身边的人一定跟你急,哪怕药酒喝死人的新闻就从来没断过。


  时代瞬变,韭菜却依旧是韭菜,镰刀割不尽,春风吹又生;变的只是收取的方式罢了,有人用镰刀、有人用菜刀、还有人干脆开起了挖掘机。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网赚 互联网赚钱 打字赚钱 看新闻赚钱 做任务赚钱 第1张


  一、看新闻赚钱


  资讯市场白热化时代,趣头条突围。


  “打开得18元,当天可提现”口号一出,大批三四线城市用户下载。但最厉害的是,它为小镇用户量身定制了留存奖励机制:


  1、每日签到送金币


  2、完成每日任务送金币(阅读、评论、分享)


  3、收徒返现


  2016年,趣头条瞄准小镇用户,在视觉上做足功夫,用户进入APP,会收到现金红包,注册后就收到红包到账通知。动两根手指头,钱包金额往上涨,爽。


  完成拉新工作,当然要想留存问题——每天签到,阅读,评论就能获得金币。金币虽不多,但总能给人带来些成就感。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金币,就要收徒返现了。收徒返现是互联网运营用到泛滥的拉新手段,就是老用户拉人注册。奖励分5次发放,每日发1次,免得专业薅羊毛的人来捞钱。


  “每周狂赚28000元”这种字眼,对工薪阶层来说有着不可摆脱的吸引力,毕竟打个折少个零,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薅羊毛小白们纷纷入局,趣头条“看新闻赚钱”的定位算是站稳脚了。紧接着,教你薅羊毛的人出现了。


  “看新闻赚钱”能日赚100元?2019年5月,光明网发文称: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浏览十几分钟,先后看到趣头条、闪电盒子、蚂蚁头条、微鲤看看、小鸟看看等多款打着“赚钱”噱头的新闻APP。


  下载后才发现,广告宣称高额金币折算成现金,往往只有几毛钱,累计赚到30元后才可提现。


  商家哪会做亏本买卖,不过是以一定成本获取可观流量。日赚百元,每周2.8万,幌子罢了。


  更可怕的是,趣头条大多数资讯都是搬运,资讯价值不大,倒是不顾央视监管,放上了“黑五类”广告。


  2019年6月,趣头条等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约谈。


  像这样的平台,更过分的还有。2019年7月29日,澎湃网称,在种子视频、微鲤看看等新闻类APP上,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内容:


  “小伙刚洗完澡和美女说要看电影,没想到看的全是……”


  “90后妹子玩手机赚钱,投注20元,日日有赚!”


  商家通过垃圾信息,用几块钱就能收割一大波流量。我们以为看新闻真的能赚钱,结果却成了韭菜,还助长垃圾文化、低级趣味的传播。


  就连36氪网都不得不发文称,“收不完的互联网智商税。”互联网发展至今,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智商税市场,越来越大。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网赚 互联网赚钱 打字赚钱 看新闻赚钱 做任务赚钱 第2张


  二、收不完的互联网智商税


  “看新闻赚钱”只是众多“XX赚钱”形式的一种。


  趣输入则表示“手机打字就能赚钱”,实际上,满屏“邀请好友”的弹窗。


  追书神器“看小说赚钱”,下载后你看到的也是“送你一份见面礼,最高6.68元新人现金红包”。点击后显示已获得2.18元,但需要赚到30元以上才能提现。


  宣称能“走路赚钱”的趣步APP,直接将拉人头数量和用户利益挂钩:下线多发展1个人,上线的推广活跃度就增加0.05,直接影响最终收益。


  “做任务赚钱”听过吗?


  大概就是让你申请信用卡,或者下载某个软件,给你2~40元。商家为什么要给你钱?获取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卖给不知名渠道。


  还有个最近在风口浪尖的智商税:网贷。


  过去3年,互联网和金融联手,迅速收取智商税。现金贷、消费贷、首付贷、P2P、数字货币,大批中产掉入财富陷阱。


  这些“XX赚钱”平台,带着靓丽皮囊侵入众人视野,明明不切实际,却依然能收割大批韭菜,只是用了四字法则:人性之贪。


  智商拼不过贪,就要付出代价,客观规律罢了。


  三、时代瞬变,韭菜永生


  除了利用人性的贪婪,还有用情感需求收税的。


  去年《火星情报局》上,一位嘉宾自曝“他每个月会用80%的生活费打赏主播”。直播打赏,也是智商税的高危地带,它利用当代人的情感缺失大肆崛起。


  8月7日,京晨晚报称,一位10岁的小女孩在直播平台打赏主播2.7万,就是为听主播夸她。


  几句“谢谢”就能换来女孩母亲一年的工资,直播打赏收税都收到孩子身上了。


  直播购物也不赖。


  今年妇女节,李佳琦在淘宝上的直播,观看量18.93万,成交23000单,金额353万。“5分钟卖掉1万只口红”,绝不是空穴来风。


  根据《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2018年双十一开启之后的两个小时,淘宝主播一姐薇娅的直播销售额,就达到了2.67亿。


  还记得星巴克猫爪杯、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的名场面吗?


  理性拼不过感性,智商缓和不了热血,就要付智商税。当年,我们嘲笑爷爷奶奶被电视广告骗,今天,我们一样深陷其中。


  他们全都找准了老百姓的痛点,用极其夸张的表演告诉你,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吃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不得不感叹,时代瞬变,韭菜永生。


  但其实,智商税不是最贵的。退几万步来说,钱没了还能挣回来,但有样东西,没了就没了。


  那就是时间。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网赚 互联网赚钱 打字赚钱 看新闻赚钱 做任务赚钱 第3张


  四、比智商税更可怕的,是时间税


  你知道,商家最想要的是什么吗?


  就是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


  流量贼贵的时代,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意味着平台质量,谁能抢夺这些资源,谁就是赢家。


  一二线用户时间稀缺,但三四线有时间,这才有了下沉市场。


  拿趣头条看新闻来说,商家花30块,就能绑架用户的100多个小时和难以估计的注意力资源。


  但你呢,得到了30块,却是以阅读海量垃圾内容为前提,以失去上百小时的时间资源、难以估测的注意力资源为代价。


  拿星巴克和优衣库网红营销来说,当它们抢夺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成功了,热度,话题度提升,品牌价值可能因此增加,能杠杆的资源就不是能想象的了。


  但你参与抢夺爆品,抢到还好,至少给心情账户充值了,抢不到,心情不好,时间成本也没了。


  这是道挺隐秘的数学得失公式:


  投入:时间成本、注意力成本


  得到:低级趣味、小奖励、非必须物品


  不怪数学没学好,好的商家都是好数学家,你算不清楚,商家算的可清楚了:


  投入:一定金额


  得到:流量、裂变流量、品牌价值


  时间和注意力绑架,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商家获利的秘籍,却也是我们总脱不了贫的关键。时间税比智商税,更暴利。


  五、时间等于金钱


  时间资源为什么值钱?


  再来道题:一个每月收租2万的人,和一个月入5万的工薪阶层,谁是富人?注意,这不是道数学题,是道语文题。


  答案是:那个收租2万的人。


  2万和5万,表面看是数字的差别,但放在语境里,数字性质不同。


  一种是被动型收入,一种主动型收入;一种是固定资产带来的收益,一种是100%与你时间挂钩的交易。


  很可惜,人的1天就只有24小时。被时间绑架的人,一旦大病,就是穷人。


  有些人可能是对指数型增长着了迷,又可能是悟到了复利曲线的真谛,就拼了命地杠杆时间。


  比如,雇2000员工为自己打工。


  假设一个人每年工作200天,1600小时,2000个人就是320万小时。


  假设人均人力成本1万,他就用2000万人力成本,杠杆320万小时。


  320万小时能干什么?企业家得到的时间,是每个人优质的拼搏时间。


  一个人来到世上,有精力有能力拼搏的时间其实就20年,假设拉大来算,算20岁打工,打到60岁退休,40年时间,约为6万小时。


  按6万小时为一段人生来算,企业家一年,用2000万,就杠杆了53个40年,53段人生。


  这笔买卖,太值了。每个人活500年,谁还不是百万富翁。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网赚 互联网赚钱 打字赚钱 看新闻赚钱 做任务赚钱 第4张


  六、富人的时间观


  按照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的报告,2017年,82%的财富最终流入了全世界最富有的1%的人的口袋。


  《M型社会》提出,底层的穷人和顶层的富人越来越多,中间的人群逐步减少。


  也就意味着,中间的人,一部分往上走,一部分往下走。


  决定他们往上还是往下走的,是不同的思维和认知。而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由一些长期因素决定的——学过的知识,想过的问题,看过的世面。


  过去信息封闭,人们没办法将差距缩小,但现在不是,信息爆炸拉小了差距,人们比过去更公平地竞争。


  这种环境下,时间资源和注意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筹码。


  《百万富翁赛道》提出致富“快车道”和“慢车道”两个概念,顾名思义,都能看出这类书籍想表达的时间重要性。


  再看看目录,“破解财富和时间的联姻”“时间是原始材料”“时间戒律”,都在传达时间资源的重要性。


  对富人来说,时间永远排在第一位。当你还在为1小时赚100元开心时,他的1个小时,就可能杠杆过亿的生意。


  不同的时间观,已经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七、把时间花在更好的事物上


  有人说,不是人人能当企业家的。但你得知道,过不上企业家的人生,我们就活该是那种时间不值钱的人吗?


  我们难道不应该把人生这段时间花在更好的事物上吗?


  如果你肯把时间花在运动上,你到60岁还能拥有好体魄,这笔时间投资不值得吗?


  如果你肯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定个目标每年收入增加30%,这笔时间投资不值得吗?


  如果你肯把时间花在创造更多好东西,比如好文章,好产品,好音乐,好视频,这笔时间投资不好吗?


  总比你花在垃圾内容上值得。


  年轻时,时间非常珍贵。这段时间成长速度快,去学点硬本领,培养下兴趣爱好,投资回报不可见不可量化,却会在适当时候给你最好的支持。


  中年的时间也宝贵,活到老,学到老。


  人活着并不复杂,时间有限,把注意力资源投资在对的赛道上,今年比去年进步一点,活得更好点,人生就在往上走。


打字赚钱、看新闻赚钱、做任务赚钱,盘点那些年我们在互联网上交过的智商税 网赚 互联网赚钱 打字赚钱 看新闻赚钱 做任务赚钱 第5张


  八、选择不同,结果不同


  互联网分享经济带来了时间碎片化,每个人爱分享的基因根深蒂固,社交媒体借助大数据将不同的人分成了不同的圈层。


  爱把时间花在美妆、发型、服装上的年轻人,聚在了小红书;爱把时间花在段子、音乐等年轻人,聚在了抖音。


  同理,趣头条也好,拼多多也好,都是在做不同的”产品“,或内容或商品,然后将对应圈层的人聚合在一起。


  我们看不出差别,但早已分道扬镳。


  我们分在了不同的时间赛道里,有人将时间砸在了别人的韭菜篮里,有人将时间砸在了各种资产、系统上。


  时代瞬变,富人世界和穷人世界的筛选法则却从未改变。


  人生是张A4纸,本质是段时间,你能用这段时间折腾出些什么,创造些什么,全凭选择。


  ——内容来源:易简读书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5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站内搜索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0元开启你的轻创业之路

A1230网 | 网站地图 | 文章归档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2590926999 | 加入QQ群
Copyright © 2019-2021 www.a1230.com 苏允楼工作室 ┊ Powered by:Z-Blog

陕ICP备190183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