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苏允楼
很多时候,该踩的坑,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有踩下去,再爬出来,才能更好的成长。
2.
@记忆承载
我有一种天生的商人习惯,所谓商人习惯就是说只要我认为还有利润,我都倾向于促成一件事而不是放弃。加价就是手段之一。
这东西正常买来5块钱,转手卖出去就是10块,大家一直这么赚差价。忽然涨到6块了,大部分人会下意识的选择等,他们习惯于5块嘛,我不是的。
如果我5块钱能买满,那当然越低越好,如果买不到足够的货,我会一直加,加到9块9,尽量扫货。有多少扫多少。
因为我是赚的呀,理解么?一个习惯于买,不习惯于卖的人,脑子里是没有9块9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位置是划算的终点。
他习惯于捡便宜,捡到了他又不习惯于卖,买卖买卖,他就不会做买卖,他脑子里缺半边,他当然会倾向于等。
这就是商人与非商人的区别。商人要的是量,是翻台率,是总体上单位时间能赚多少钱,而不是其中某一笔。
这种思维模式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所以大部分人真的不适合创业,也不适合投资,你很容易被玩死的。
因为别人知道你恐惧什么,人家就会临时加钱吓退你,等回头你看人家赚了钱,自己忍不住高价进去,然后人家堵住卖的路,逼你割肉。
两头堵你,你受的了吗?
3.
@男儿国
人总要学习呀,不能因为学习有风险,就停下了。
付费学习的成本很高,但不付费学习的成本更高。
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永远发展不起来。
被割韭菜,不是镰刀的问题,是韭菜自己的问题。
不想做韭菜,就要去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而不是不学了,退网了。
你选老师选不好,怪不得别人,你整天竟关注那些吹牛逼的人,谁最能吹你给谁付钱。那你不被割才怪呢!
起码得能分得清什么人靠谱吧!
4.
@海波的随想
所有的成功都有较大随机性,导致成功者本人的叙事经常歪曲,旁观者的总结更是胡扯。这就是所谓成功不可复制。随机性导致大多数失败则具有普遍意义。
Taleb书中的例子:1024只猩猩一起划拳,赢了的晋级下一轮,输了的淘汰。最终会有一只猩猩成为从无败绩的王者。
你去采访这只拳王猩猩,他会跟你讲成功学。你采访其他的若干只猩猩,才知道世界的真相是怎么回事。
5.
@老成
很多人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完美主义倾向,一件事或者项目,一定要把模式设计的完美无缺,才觉得这件事能做成。
追求完美自然是好,但是追求完美说明要面面俱到,什么事都想做。
这就涉及一个资源倾斜问题,幻想是美好的,资源是稀缺的,如果你想同时把十件事做好,你的资源和精力自然会被稀释,很有可能的结果是,一大半失败,一小部分勉强维持。
事无巨细,往往导致事无成功。
追求完美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问题先行,这会制造很多伪问题,无形增加了大量的前置任务。
大家在拼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是自己先拼命地制造问题。
没办法,完美就是有无限的问题和构想需要你去解决。
那怎么办?同一个时间点最好只有一个关键任务,然后全力以赴,很多时候资源只会向头部靠拢,做五件平平无奇的事,不如打造一个代表作,打造一个头部。
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你选哪个?
6.
@老成
需要从看到努力做到看穿,因为看穿才敢大赌,才有大赢的机会。
看到但看不透是很危险的。
比如焦虑,有人看不到每天过得很开心。
有人看得到,但是看不透,每天就过得很焦虑。
有人看得到,并且看透了,每天过得就很有力量。
创业也是,很多人看到了某个需求,但是并没有看透,就一头扎进去了,这时候深陷泥潭是最难受的,不上不下。
而没看到的,安安稳稳过日子,也是滋润。
看得透的,可能就创业成功,价值实现。
无知者无畏,最怕的是看到了,退不了,也进不了。
7.
@李鲆
你不够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真正的公平。公平只是强者对弱者的克制。
不要做弱者。不要博同情,求理解。
要慕强。努力向上,不断变强。
8.
@_村西边老王_
失败的人都是分母,成功的人都是分子。
——村西边老王
没有自己社群的人,都是分母,不是分子。
成功的人都是分子,失败的人都是分母。分母很大,分子很少,只有当分子的人才能成功,当分母的人都是一个数据。
1/100,100个人都是数据,1才是成功。1/10000,10000个人都是数据,1才是成功。你的分母越大,你越成功。你的分子越小,你越成功。但是大部分人的问题是——他们的一生都处于分母的地位上,从来没有当过分子,从来没有占到过C位——除了结婚。
普通人只有婚礼的时候才能站到C位,享受他人的关注和祝福——但是代价是,彩礼要30万,婚礼要30万。而且一生只有一次——当然如果多来几次,他就更失败了,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钱。
其实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代社会,没有自己社群的人——等于没有人追随——没有人追随的人——等于空气。因为他没有话语权,且他说话没有人听得到。
绝大部分人的所谓的社群——无非是家庭4人组,或者是宿舍4人组,或者是同事6人组,或者是吃饭8人组,或者是旅游10人组。这都不叫社群——和别人地位平等,不叫社群,你和别人地位不平等,你是群主,群里你说的算,才叫社群。
你和别人一起在一个群,你不是群主,你说的不算,即使群里有1000个人,也不叫社群——最起码不叫你的社群。你只是分母,不是分子,你没有话语权。
社群的本质是以你为中心的、你拥有完全话语权的、你来制定群内价值观和规则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你可以宣扬你的价值观,制定你的规则,并有众多的人追随你认同你和不断地消费。
这本质上是一个人群的生意——而你是老大。
可惜——大部分人都想赚钱,却连一个群的老大都没当过。他连一个群都管不好,怎么当老大呢?他连群里的50个人都管不好,居然还做梦可以当一个大公司高管管1000人?他连建立一个自己的群的勇气都没有,他还在做梦这辈子可以发财?怎么发财呢?一个连自己的群都不敢建立的人——他敢建立自己的公司吗?他敢创业吗?
当然不敢。
社群是整个自媒体行业中——创业成本最低、见效最快、锻炼管理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了解消费者思维方式、群体行为方式和做市场调研成本最低的方式。
可以说——没做过自己社群的人,都是空气,都是nobody,做不好自己社群的人,也无法创业管理员工和管理自己的消费者,也就无法创业成功。而建立一个社群——甚至连1毛钱都不用花,绝大部分人都不敢去做,都没有自信,这样的人还在做梦自己以后可以干成什么大事情——这是痴人说梦。
真正的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真正的进步——都是从小事做起的。
而不是像大部分人幻想的那样,我先打工5年,等我觉得安全了,然后我再直接创业就发财了——他配吗?当然不配。因为他压根没有任何经验。
9.
@记忆承载
恋爱市场里有句话,有钱人的钱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花的。
你好好琢磨这句话。
一只雄孔雀,开屏吸引异性,它真的会把毛拔掉插在雌孔雀的身上吗?不,不会的。
那么做它就再也吸引不到雌孔雀了。
很多女孩子想不通这一点,为啥傍上大款,大款也不怎么给自己花钱呀。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他把钱都给你了,你成女大款了,他呢?还有人傍他么?
有钱人的钱是拿来看的,是拿来吸引资源的,不是拿来花的。
很多生意人场面上的开销并不是开销,那实际上就是一种正常的业务支出,不得不支出的支出。
因为要做那些事儿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源,人才,种种。
10.
@阿涛网络
炫耀是需要观众的;
而炫耀的本身就会失去观众。
有好必有坏,有得必有失。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