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8月22日下午,一条明为“张家辉申请渣渣辉商标”的消息上了热搜,而热搜话题源于网友曝光的"渣渣辉"商标注册列表截图。
据网友爆料,一个名为"张家辉"的人在2019年5月30日申请了“渣渣辉”全品类的商标,涉及游戏、玩具、药品、金属器具等各个领域共计45项商标。
虽然看起来让人有点啼笑皆非,但楼主并不意外,甚至有和广大网友同样的冲动,想为张家辉的这波神操作点赞。
版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纠纷的高发地,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背后除了那些真正需要法律维权的群体之外,更多的是版权流氓利用法律的不完善性,偷换概念的另类赚钱生意经。
法律本身没有问题,但人心在利益面前却变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在18年8月份左右,Win10商店就上线过一款名为《我是渣渣辉》的游戏,这就是一起典型的渣渣辉形象被盗用的案例,最终结果也是以张家辉的侵权律师函所收尾的,但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
并不尽然。
倒下了一家公司,还会起来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公司,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就永远有人甘冒风险,最终不就是赔钱吗,又不要命,或许这就是那群版权流氓的想法,楼主之前也曾在《明星代言的游戏贪玩蓝月背后的网络营销手段》一文中做过解析。
可以预见,即使这次张家辉不注册“渣渣辉”的商标,下次也一定会有另一个新的投机者会去抢注,因为“渣渣辉”本身就是一个自带热度、流量和话题的IP,这一点通过站长工具等关键词挖掘平台就可以佐证,再加上张家辉自身影帝的影响力,被炒作是必然的。
回过头再看,网络上已有的案例同样不在少数,从字体、文章、图片、软件等等,不一而足,小到卢松松博客曝光的微软雅黑字体侵权事件,大到视觉中国黑洞照片版权事件,每一个都是在法律的庇护下挖合法的坑,赚黑心的钱。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某软件公司的付费软件销量持续低迷,公司为了打开市场,暗中安排自己人全网免费分享破解版,并在破解版软件中留下后门,以收集证据。
然后挑选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公司以漫天要价的形式索求巨额赔偿,多年来起诉官司无一败绩,并且索赔赚钱的方法比公司的主营业务更赚钱,为该公司创造了90%以上的利润。
你能说什么,你无话可说。版权本就在人家手里,合情合理合法,即使被坑,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吃一堑长一智。
而商标注册背后的赚钱生意经,也是同样的套路。商标一共分为45个类别,分别代表着45个行业的权利,而一旦某个词注册了商标,意味着其他商家的产品和宣传就不能再使用这个词。
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某些无法绕过的词,稍不留意,便会侵犯到已注册人的名誉权,而这也正是那些有心人想要的效果,至于结果,要么买商标,要么换名字,要么关店,自己选一个吧。
无论选哪种,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不额你一笔都对不起人家长久以来的辛勤布局。类似这样“钓鱼执法”式的赚钱套路在网络上被统称为“流氓赚钱法”。
可以说,这些都是互联网水下潜藏比较深的冷门暴利行业,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些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擦边项目,界限很模糊,虽然有人闷声发大财,但也有人锒铛入狱。
人人都在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又有几人真正能够承受的起这背后的代价?利益面前,总有人甘冒风险,但A1230网依然要告诫大家,人生只有一次,千万不要用自己输不起的东西去赌。
要知道,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个人,更重要的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义、公序,以身试法的结果,只能是被法律按在地上摩擦,没有任何例外。
——于2019年9月7日首发于A1230网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