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风清扬,衣飘荡,独立山冈;放眼望,霞光张,三次高考,三番创业;目流连,心尽想,十八罗汉伴卿心,却道此去何方;青衫湿,往事散,归去来兮,几度轮回又何妨?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刚刚,在阿里巴巴20周年庆祝晚会上,马云与张勇正式交接。前者将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今天下午,阿里公布了新六脉神剑,即阿里的核心价值观: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昨天是马云最后一天上班,穿着红T恤和休闲裤,回到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笑靥如花,开心得像个孩子。
今天的马云退休了,这个日子对于马云的意义也许远不如此。
今天还是马云的55岁生日,更是阿里巴巴20周年。
最重要的是,2019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
一年前的今天,马老师发文说要回归教育;
一年后的现在,我们细数他留给互联网创业者的13堂课与那些点点滴滴...
第一堂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实际上,马云早就成为过一名人民教师。
1988年,马云一毕业就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6年教师生涯中,马云所带的班级英语六级通过率全校最高,自己还被评为“杭州10大杰出青年教师”。
1994年,马云第一次从学校外教比尔口中听说了“互联网”这个词。次年3月,马云放弃高薪岗位,毅然辞职开启创业,一段中国商业传奇正是从那个节点开始。
第二堂课:知行知止为贤者,能屈能伸大丈夫
1997年,离开中国黄页的马云带着自己的团队北上进京,为外经贸部做一个网络部门的运营,然而受制于上面领导落后的想法,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心中之火逐渐熄灭。
终于有一天,晚上,马云再次召集团队,宣布他想回杭州。
他告诉团队成员,自己已经帮他们铺好了三条路:第一条,是去雅虎工作,只要他推荐,一定没问题。第二条,去搜狐,也一定可以去,工资还不低。第三条,就是跟他回杭州,工资只有500块,在马云家办公,必须在走路5分钟范围内租房子,工作会非常累。
没到三分钟,他们就跟马云说:我们还是跟你回家吧。
离开北京之前,他们一起去爬了长城,在长城上,秋风很烈,天气很冷。有一个人激动地说:为什
么,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我们一路从杭州打到北京,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好不容易走过来了,又要从头开始?
马云也很动情,大声说:
我们回去,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建一个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第三堂课:以德服人,以诚待人
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1999年夏天,蔡崇信只身前往湖畔花园找马云,来帮朋友洽谈收购事宜。
万万没想到,当蔡崇信与马云交流时,对阿里巴巴的欣赏完全超出了一个投资者的身份。蔡崇信后来回忆:当时最吸引我的,就是马云的个人魅力,他平易近人,领导能力却很强,团队相当有凝聚力,这是一种独特的气场。
在西湖划船时,蔡崇信对马云说:那边我不干了,我可以加入一起创业吗?马云一听,差点吓地跳到西湖里:“你年薪70万美元,我这里每月可就500元工资,还是人民币,你再考虑考虑吧。”可不到一个月,蔡崇信还是到阿里巴巴来上班了。
现在,在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有两个人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是蔡崇信。
蔡崇信后来这样评价马云:“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马云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感觉。他也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他会说:这个我不在行。而很多强势企业家都会说,我擅长一切。”
“马云很相信人,是最可贵的地方。”
第四堂课:永葆激情,方能致远
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一直被阿里人奉为“圣地”。
1999年大年初五,杭州湖畔花园小区,18个人坐满了这间屋子。
这是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全员大会,马云请了摄影师全程录像。那天,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马云站在中间讲了整整两个小时:讲公司理念,讲价值愿景,甚至那个时候就说要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后来,这场会议成了传说中的“18罗汉大会”,更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
阿里的创业在这个狭小的屋子里正式启航,整个202室就像一个黑网吧,硕大的电脑排成一排,所有人都坐在那跟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干活;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睡地铺、一起喊叫…房间里烟雾缭绕,还弥漫着汗臭和脚臭。
第五堂课: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2003年5月,阿里一名刚从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员工疑似感染非典,一时间人心惶惶。
5月6日下午4点,戴着大口罩的马云,向大家宣布全公司“隔离”,大家回家办公。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就为员工家里的电脑设置好了工作所需的必备装置。
在家办公的阿里人,顶住了压力,客户与流量不仅没有流失,反而暴涨,非典没有击溃阿里,反而给阿里作了最大的推广,让不敢出门的更多人意识到通过网络也能买货卖货。
2003年5月10日,阿里上线了秘密孵化的淘宝网。
这也是【阿里日】的由来,马云说过阿里日的初衷——阿里人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果断、团结、敬业、互助互爱的阿里精神历久弥新,不管是否亲身经历过那段危急时刻,都深深为阿里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动着、激励着。
第六堂课:有勇有谋
西湖论剑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很会把自己的喜好与商业运作相结合,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马云喜欢武侠尊敬金庸,这份热爱不仅体现在阿里的花名文化,千禧年后,马云在创业早期借着金庸的名望在杭州连着办了几场【西湖论剑】。
参加峰会的可不是一般人,都是互联网界有头有脸的商业大佬:马化腾、张朝阳、丁磊、陈天桥、周鸿祎都参加过西湖论剑。
其实,“西湖论剑”是马云一手布局的创意营销策略。那时的阿里并没有什么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新浪、搜狐、网易都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对于阿里并不利好。马云造一个西湖论剑,可以集广告、营销、公关、推广等一体,有效而迅速地进行了品牌传播。
第七堂课:有胆有识
开除对公司立下汉马功劳的老臣,对任何领导者来说都不是容易之事。
但做企业不是当侠客,一个优秀的掌舵者必须有魄力,必须要下狠心,必须要捍卫公司的规章纪律与价值体系。
阿里上市后的第二个月,马云突然宣布,4位职位高资历老的高管从2008年起调离岗位,送去读商学院。当然,说是送去留学,实际上就是“杯酒释兵权”。
这4人是:1996年就追随马云、立下汗马功劳的、时任淘宝网总裁的孙彤宇;
2000年加入阿里,长期为阿里四大巨头之一的CTO吴炯;
1996年初作为第一位员工加入中国黄页,为阿里打造了蜚声中外的中供铁军的李琪;2000年加入阿里,与李琪一起打造中供铁军,时任阿里资深副总裁的李旭晖。
当然,阿里史上最震撼的人事地震当属马云“斩”卫哲。因为黑名单事件,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引咎辞职,马云确实用了很长时间过了自己心里这一道关,最后这样说到:
“卫哲,如果你们在6个月前,像我这样处理这件事,你们今天不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如果现在我不这样做,6个月后,那23000名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就该开除我了。”
第八堂课:知恩图报,善英大焉
1980年,15岁的少年马云在西湖边遇到了来中国旅游的澳洲人莫利一家。马云主动向莫利的儿子大卫打招呼,准备练练英语口语。两个少年一见如故,此后在杭州又有几次来往,并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来,在马云读大学的时候,老莫利每半年为马云寄去一张支票,两年多下来将近200澳元,这对当时的马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大学毕业后,老莫利想邀请马云来澳洲看一看。
这是一场历经挫折的签证申请之路,马云被连续拒签7次,中间老莫利多方周旋奔跑,还专程向大使馆说明情况,才促成了马云29天的澳洲之旅。
这是马云的第一次出国。外面的世界让马云感到新鲜,更让对他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想法。“我的澳大利亚之旅真正地改变了我。在纽卡斯尔待的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每次回到中国,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回顾在澳大利亚的经历,马云如是说,而这个过程的引路人,正是莫利一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2017年,马云向当地的纽卡斯尔大学拿出2000万美元,设立奖学金,“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而奖学金被命名为“Ma&Mor-ley”奖学金。
第九堂课:爱我所爱,无间面东
众所周知,马云对太极一往情深。他跟李连杰共同发起创办了“太极禅”,到哪都喜欢耍几个回合,甚至在内部开会时,经常会绕着会议桌子一边走一边打太极。然而让人瞠目的是,即使这么闲庭漫步,但是思维完全不受干扰,依然侃侃而谈。
说起其他个人兴趣,马云还一直都有演电影的梦想。张纪中拍《笑傲江湖》的时候,马云很想演风清扬的角色,但是被张纪中坚决拒绝了。
多年以后,马云终于实现了在电影中打太极的梦想。他在微电影《功守道》里面出演主角,在幻想中先后打败了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一群高手,最后才发现是南柯一梦。
即使这些行为备受争议也被人戏谑,但不影响马云对个人爱好与精神生活的大胆追求。
第十堂课:侠之大者
马云身上的侠义精神,其实在他尚未成名时就已显现。
1995年,杭州一家电视台做了个测试:找几名彪形大汉到马路上去偷撬窖井盖,看有没有人会站出来制止。
壮汉们“表演”了很长时间,行人匆匆路过,或是绕道而行,这时突然一个瘦弱的人骑着自行车过来,路见不平一声吼:“你给我抬回去!”
这个人就是马云。
当天,马云则是唯一一个通过这个测试的路人,其貌不扬且一头乱发的马云扶着自行车出镜了,这是马云第一次上电视的过程。
20多年过去了,马云从一个正义凛然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头扎进公益的领导者。这份勇气还在,这份侠肝义胆从未丢失。
第十一堂课:为国为民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这一天,支付宝蚂蚁森林公布了他们近三年来的成果:用户数达5亿,共在地球上种下了1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保护了地球成千上万亩的荒漠地区。
马云在微博写道“蚂蚁森林的用户在支付宝每种一棵树,地球上就会多出一棵真树。三年前吹的这个牛,现在被5亿用户给攒到了一亿棵,估计接下来几年要到5亿棵。也许有一天蚂蚁金服消失了,但是相信森林会在。”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马云确实为我们国家的低碳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这份诚意是有目共睹的,更是实实在在的。
第十二堂课:自信人生二百年
马云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左右逢源的外交官。
他曾在一天时间里见了4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曾5天连见5位总统,一个月有26天在路上。当然,马云的个人魅力也征服了很多领导人,他们都愿意与马云交流。
2017年初始,马云远赴美国,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展开了深层次对话,特朗普把他40分钟的时间都给了马云,可以说是相当重视。即使是见到世界最强国的首脑,马云的气场也丝毫不输,这股气场来自于他强大的自信力。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九十年代马云在北京现场推销中国黄页却到处碰壁的画面。
一切都改变了,但那时屡败屡战自信无比的笑容却历久弥新。
第十三堂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马云的每年飞行时长经常会超过1000个小时。这个数值接近飞行员一年的工作上限。
刚才说他频繁见各个国家的领导人,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身家千亿的顶级富豪,仍在一线跑单。
这才是生活最大的真相。
支付宝遍布全球的成果,全靠这个男人,阿里最拼命、也是最顶级的销售,一个一个谈下来的。
“我不是为了跟总统握手,而是要为5年后的事业做准备。很多公司在做今天的生意,阿里在做未来5-10年的生意。”
为什么这么拼命?
“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如果不去努力工作,那么公司就会关闭,自己也会失业。”
2017年9月20日,阿里巴巴上市三周年,阿里创始人兼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照片引来500多万网友围观。这张图上拍的就是马云在吃咸菜方便面。
戴珊深情地说:今天是阿里上市三周年,这三年发展的背后,这个白衣男人和他身后的阿里人,很多日子是这样过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马云,后会有期,江湖再见!
——内容来源:创业邦
来源:A1230网(微信/QQ号:2590926999),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a1230.com/post/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