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楼的互联网创业赚钱自留地
认知有认知的局限性,行业也有行业的局限性。 大部分人日常了解信息,基本都是以各大主流媒体平台或者电影电视剧为主。 这种情况下,认知必然出现偏差,因为你所获取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刻意筛选渲染过的。 换句话说,你所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那一部分。 就说抗疫这事。 表面上看,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了疫情存在的迹象。 而民众对于疫情,也已经由懈怠慢慢转变成了麻木,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跑跑,该旅游旅游。 甚至有些场合,为了一个扫码问题,为了一个戴口罩问题,都能和工作人员干起来。 这就是医院外面的世界。 …… 当场景切换回医院里边,切换到抗疫最前线的时候,又是另一个世界。 上至专家,下至护士,全部都是24小时轮值,枕戈待旦,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状态。 如果说部队上是
长时间没锻炼,今天偶然间心血来潮,想去跑步。 毕竟咱上学那会也算是校武术队的靓仔,光热身就得绕操场跑20圈的那种。 热身完成之后,又是蛙跳、马步、棍术、军体拳等一系列的操练。 练到最狠的地步,吃饭拿不住筷子,上下楼梯全靠扶栏杆。 说不辛苦那绝对是假的,但要说后悔,那也是假的。 时间拉回10年后的今天,不跑还好,几公里跑下来差点没要了楼主的老命。 以至于现在都没脸再跟身边的人说,自己当年是校武术队的。 楼主想了一下,两个原因。 其一,长期不锻炼,加上整天坐在空调底下吹,体质下降的厉害,这应该也是主要原因。 用某位东北朋友的话说就是,感觉一天到晚全身软绵绵的,不得劲。 其二,可能是在西藏待过的缘故。 不常看苏允楼创业网文章的人可能不知道,楼主从19年6月份到20年10月
起名的艺术 前两天,《吴晓波频道》专门做了一档叫《吴聊》的直播特辑,直播内容楼主没咋关注,但这个名字确实很值得玩味。 由此可见,起名要想有艺术性,关键还在于同音不同字,这也是很多明星的常规操作。 例如周杰伦的“无与伦比演唱会”,王菲的“菲比寻常演唱会”都在巧妙的使用同音不同字的玩法。 按照这个逻辑,楼主大胆拓展一下,姓刘是不是可以开一个特辑叫《刘言》,苏允楼是不是也可以开一个专栏叫《苏秀》(秀儿的秀)或者《苏省》(吾日三省吾身的省)?名声在外,有好有坏 记得是在半个月前,楼主和两个朋友一起开车跑了几十公里,专门去吃抖音上名噪一时那个“来一锨”海鲜。 号称是总店,却地处于某城中村边上。 装修就不说了,主要是上菜速度奇慢,印象中等了近一个小时。 另外,就是份量远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多
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突然闪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没有出处楼主不好说,网上查了一番,也没有找到,索性就直接拿来做标题了。 在不考虑SEO优化的前提下,用这样一句话去展望2021甚至是更远的未来,楼主认为都是合适的,这也是年前至今,楼主个人最大的收获。 源于什么呢?源于跨境电商。 年前的时候,楼主就曾计划今年切入这个领域,也实地去到一个朋友的公司考察过,但在楼主的认知中,一直认为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知道的人会比较少。 但不曾想,回到老家后,闲聊时就提了那么一嘴,身边好几个发小就这样讨论开了,其中还有两个本家兄弟已经投身进入了这个行业,目前正在深圳上班,虽然只是上班阶段,但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很多已经超出了楼主自身的认知,这点其实是让我很意外的。 由此,才有了今天我们的标题“走出去,
1. 网络创业者,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当我们处在焦虑期的时候,从来不会停止手上的工作。 方向可以模糊,但是该做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在做,哪怕失败了,得到的经验本身就是宝贵的。 试错成本是必须的,在任何级别永远存在,大咖犯错的时候多了去了,付出的代价也远比普通人要高很多,只是很多人不说,你不知道而已。 报喜不报忧,是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观念。 你看到的很多大咖,在成功的背后,不知道付出了什么。2. 什么叫少年气?就是做事情的时候不那么计较利益得失,只是因为符合自己内心的正义,就可以不顾一切去实现。3. 人生三年一小运,五年一大运,正所谓三起三落是一生。 平时多读书,多见人,储备知识、链接信息,剩下静等花开。 没有知识,风口来了抓不住,有知识没风口,徒劳无功,二者
胖罗讲过一个扶贫的故事。 上海有一个投资人叫王益和,他想搞扶贫。 他不是直接给农民钱,而是买了20万棵金丝楠木的树苗,免费送给四川深山里的农民。 金丝楠木是极其珍贵的木材,好的品种一克价格比黄金都贵,但是这树长得特别慢,需要几十年才能成材。 所以,过去只有人砍,没有人种。 他把树苗免费送给村民,就一个条件,种下去后,短期内你不许卖。 村民种上100棵树,几十年后,怎么也值几十万。 而且这几十年的时间,你该干嘛干嘛,不用为这些树操心。 听完这个故事,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些像种树一样,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靠时间的积累就能带来巨大收获的事。 我们可以把人生规划成两部分,一部分做快的事,一部分做慢的事。 快的事就是当下该干嘛干嘛,干成了最好,就算干不成以后还是有一个
老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但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所谓的“德”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指代德行吗? 在楼主看来,并不是,德行只是表象,实力才是根本,当你的实力强大到足以令别人畏惧的时候,自然可以通过德行去征服别人,一旦脱离实力,所谓的德行也就不复存在了。 本质上这个世界就不是靠道德可以约束的住的,否则法律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事实上呢? 即便有法律这条高压线压着,该犯罪照样有人犯罪,即便有合同作为凭据,该耍流氓照样有人耍流氓。 楼主一位朋友,年初的时候在城中村边上看中了一套房子。 当时,还拉着楼主和其他几位朋友一起去周边考察过,价格、地段各方面都还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块未来会拆迁,潜力很大,所以,一开始就是抱着投资的目的买的。 本来打算年底简单装修一下租出去
信任 据说,在盗墓界,一开始的配合方式是这样的: 两个人,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地上的人负责把挖到的东西用绳子拉到地面,最后再把地下的那人也拉上来。 但是,常常出现上面那人拉完宝贝,就把洞口堵死,自己拿着宝贝跑了。 后来,盗墓多是父子两人配合,一开始是儿子在上面,父亲在下面,但还是不行,儿子也会扔下父亲,自己带着东西跑掉。 再后来,就变成了儿子在下面,父亲在上面,这样的配合终于完美了,父亲从来不会扔下儿子自己跑。 张子强也说过类似的话,一开始他绑架富商,让富商的子女拿钱,结果富商的子女给钱很不痛快;后来绑架富商的子女,富商给钱非常痛快。 信任是什么? 信任就是一场赌博。 赌注太大,就变成考验人性了。 我们都知道,千万不要考验人性,除了你爸,没人会爱你胜过爱自己。 其实
去一位刚认识的朋友那里玩,进门显眼位置就看到了一把吉他,显然是刚用过还没来得及收起来那种。 瞬间,楼主也来了兴趣,再加上认识不久,本身了解也并不多,于是,话题就此展开。 楼主:“哟,没想到还是位音乐才子啊,大学音乐专业?” 朋友:“那里,那里,纯粹个人兴趣,大学几年闲着没事,误入歧途而已(手动捂脸)” 楼主:“这么说,已经自学好几年了,现在弹的怎么样?” 朋友:“断断续续四五年了吧,期间也幸好有几位学长指导,目前的话,基本所有的曲子都能弹下来” 楼主:“那你完全可以考虑录视频发抖音了呀,搞不好还能吸引一波小粉丝呢,到时候卖卖教程啥的,赚点小钱不在话下” 朋友:“嗯,早都想发了,赚钱倒是没想过,只希望能吸引几个小迷妹,嘎嘎~” …… 整个聊天的过程基本以闲扯为主,但在闲扯
互联网上的流量永远都是按量计费,而不是按颜色计费,红和黑都是流量,都是关注,没有任何差别。 …… 人生,别总是想着靠一个决定就能逆袭。 那些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故事,都是小概率事件,之所以总是被编进故事里,是因为人们听了就兴奋。 但是当你真正去创业,就要尊重常识,尊重大概率,厚积薄发,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技巧都是徒劳。 …… 想要提升概率,唯一的办法就是树立多个目标,在一份时间里,打出多倍的战力。 …… 任何观点在相信之前,都要思考观点背后的主人是谁。观点不会凭空产生,都是为他的主人服务的。 为自己的利益,人人都是雄辩家。 …… 什么是经验? 经验就是你没有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时得到的东西。 …… 无视自身的认知能力,急迫的去赚超出自己认知的钱,往往是缴纳智商
1、任何事情,门槛越低,成功的概率也越低,搬砖不难,可是没人成功,所以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很困难时,你完全不必抱怨,恰恰相反,你很可能发现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2、人尽皆知的商机背后一定会出现想象和现实的巨大反差,能写出暴富故事的人,他们的职业很可能就是写故事的。 3、割韭菜的,善于包装那万分之一的幸运儿逆袭故事,而韭菜们,习惯于高估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那个幸运儿。 4、任何事情,你做一千次,会发现一千次的环境都不一样,变量都不一样,你走过的路都不一样,你碰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样。 5、你可以360度随意生长,但一定要冒头,一定要在你那个维度里,长到头部,这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 6、流量时代,吸引眼球的人可以拿到入场券,但内容为王的人才能笑到
1、自由职业的核心不是自由,而是职业。事实上,自由职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态度等综合方面,它是职业道路上的一种自主选择,而从来不是看似轻松自由能躺赚的休闲职业 2、任何行业都是内行人赚外行人的钱,懂得多的人赚懂得少的人的钱,掌握信息多的人赚掌握信息少的人的钱,所有项目都想做,等于没有项目 3、这世界没有标准,当你发现在别人制定的标准下,无法胜出的时候,最聪明的,不是死磕,而是换个标准 4、不要小看你已有的一切,局面都是一点点打开的,有成交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5、带着赚钱的目的去参加网赚培训,那么你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正确的出发点应该学习一些思维模式,或着是结交网赚高手,成为以后的一种资源,方便以后快速解决问题 6、赚钱是熬出来的,没钱
当一个人开始创业以后,就必然要忍受孤独,要被嘲讽,要被讥笑,要被误解,要被打击,要被围观,要被谩骂。 然而这些也没什么,你不是为了其他人活着。如果做好了心理准备,就坦然面对。 或许有人说,应该跟合伙人跟朋友或亲人倾诉一下压力。其实,那样做对他们也是添堵。一个负责任的人要尽量不连累他人。 我朋友中有不少创业者,有的迷上了跑马拉松,有的喜欢夜里一个人喝酒,有的喜欢长途旅行,大家都有排解孤独的办法。 回想我刚开始创业那会儿,知乎上说「不看好」的一堆一堆的,冷嘲热讽的有之,幸灾乐祸的有之。第一个产品刚推出的时候,很多人说这玩意儿一个周末他就能做出来。我当时想的是,哪怕再不好,也能增加一个访客,心态相当不错。 创业者做的好与坏,跟旁观者和评论家都
1、生活最大的困难是你低估了生活的困难 而解决90%的人遇见的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让自己做那90% 2、这世上没有一种赚钱方法是比另一种赚钱方法更简单、更轻松赚到大钱的 3、你不能光有燃点,你还得有燃料,你不能光有梦想,你还得有实力 强悍者之所以强悍,就在于当别人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会把冷静的思考,投射到那个终将到来的未来 4、只信自身牌技,勿信天赐奇迹,面对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苦练牌技 5、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优秀的创业者不是个善于冒险的人,而是善于控制风险的人 6、快人一步的前提是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如果快意味着手忙脚乱的开始,毫无章法的推进,那毫无疑问也意味着草草收场 潮水的方向从来不取决于波浪的速度  
谈及“坚持”,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坚持的意义在于遇见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貌似任何一件事,在坚持二字的加成下,都会显得特别神圣,也都可以直接上升到人生的层面。 但实际上,落到执行层面的话,每个人对坚持的理解和定义又各有不同。 就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楼主见过日更的,见过周更的,也见过月更的,但即便是月更,你能说人家没有在坚持吗? 只是坚持的方式不同罢了,楼主倒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 因为在写文章这件事上,很少有人能长期持续的做到文思如泉涌,唯有不断的输入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输出。 这个过程中,适当的拉长缓冲周期其实也是一种回血的方式。 若仅仅只是为了坚持而坚持,写不出来硬写,亦或是随意复制拼凑一篇,以应付、完成任